常常看到各样的文,说是你终究会活成你讨厌的人的样子,也许是潜移默化间你受到了那个人的影响,也许是你被环境改变而不自知,也许是你所谓的看不起本身就是狭隘,诸多的也许,很多人难以避免,成为了另一个人、另一群人。
小艾,从小品学兼优,这在大人们看来是优点,也是年年聚会品头论足的焦点,就像小时候被迫站在陌生人面前唱歌、朗诵一样,小艾从心理并不认同这样的论调,她不喜欢被摆在桌面上,被当作别人家的孩子,她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有血有肉,成绩单上的优秀,哪里比得上她活生生的人来得更有说服力。
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当毕业后的小艾,没有了成绩的骄傲,也没有得到优质的工作时,小艾再一次被摆在桌面上,虽然依然是焦点,却不再是从前,小艾被后辈们拍在了沙滩上,被长辈们拍在了回忆里,小艾也不再只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的反面教材,曾经多么的赞美,如今多么的酸涩。小艾听着长辈们的交谈,忽然想笑,原来追求的有血有肉,甚至在至亲们看来也是笑谈,鸿鹄与泥泞,原来,仅一朝一夕,小艾自嘲。
小艾不仅是小艾,是很多人的缩影。
刚刚成年的孩子们,内心因成长而骄傲无比,却因对未来的懵懂无知而茫然无措,此时,没有人会告诉他们,他们的路在哪里,东方还是南方;没有人会告诉他们,他们会成为科学家,或是研究员;更没有人会告诉他们,他们是否会因此时的决定而后悔,或是无悔。连父辈们都不能,他们只能作壁上观,以避免孩子们的将来的可能的苛责。
然而回头想想,孩子们需要的真是明确的方向吗,不全是,有的孩子需要一眼能看到底的未来,有的是想要更多的从其他人的人生经历得来而能避免的弯路,有的孩子甚至只是随意而为,更没什么道理可讲。
小艾后来长大了,成家了,有了孩子,当她看到小家伙那么小小一团时,小艾不愿再重复长辈们的曾经,她不会以成绩论成败,生活远远比成绩来得更为充实与多彩,她愿孩子可以有独立思想,能自我决断,她会将自身的经验告诉孩子,让孩子避免错误,但也不会因自身的经历而要求孩子去完成她想要的未来。
每个人都会有或自愿或被迫地从众,以达成众人眼中的“而立”,每个人都会有不顾一切、即便扑火,也要有内心的富足,每个人都会有着第N+1种想法,用实践去说话吧,不要担心被拍在沙滩上,即便是拍到,也要拍出自己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