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曾体验过爱情带来的甜蜜。
但如果追求爱情是什么的话,恐怕没有几个人能给出让大部分人都信服的答案。
甚至每一个人眼里的爱情都是不同的。有人的爱情是“对我好”“安全感”,有人的爱情是”经济适用加上不讨厌”。
爱情,更像是“需要”。我想要安全感,于是承诺终身保护我,对我好的人,太容易赢得我的心;我想要温饱舒适,一个经济潜力很容易成为我和他交往(发生爱情)的前提。
但是不管最初我们怎么定义的爱情,所有人都殊途同归:我们期待在爱情或者婚姻里遇见幸福。
但是爱情并不是两个人的事情。
我们源于两个不同的家庭,在共同生活之前,我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这些都会对我们的性格,我们理解世界、表达自我的方式有很深刻的影响。
在一个主张压抑脆弱,崇尚坚强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很可能会觉得表达出受伤脆弱是很可耻的事情,TA会拒绝表达出自己需要被关怀照顾的一面,表现出一副独挡一面的样子。而一个人如果从小被“宠爱”,被禁止做任何哪怕只有一点点“危险”或者“艰难”的事情,TA可能变得十分无能,对这个世界畏惧;但是也能很容易表达出我需要被照顾的信号。
神奇的是,那个坚强的人往往被需要照顾的人吸引;渴望被照顾的人也对能独当一面的人难以抗拒。这并不是仅仅是因为互补。
《亲密伴侣》里提到了一个概念:投射性认同。我们会把自己内心不能表达的那一面投射到伴侣身上,让对方代替我们表达出来。正如,一个不能表达脆弱的人,通常会有一个需要照顾的脆弱的、缺乏生活技能的伴侣,通过对伴侣的照顾,抚慰来填补自己内心需要安慰的地方。而伴侣理所当然接收了这种投射,变成他需要的脆弱样子。但是如果永远那么简单,两个人正好可以挟持地走下去还好。
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人性的复杂。一个脆弱的人真的是完全脆弱不堪吗?一个坚强的人真的永远自给自足吗?
投射性认同会阻止我们看清现实。我们会主动无意识地想把对方变成我们心中想要的样子。这个样子是我们需要的形象,而不是一定是我们伴侣真正的模样。
在长期的生活中,我们会感受到对方并不是我们最初想象的那样。独挡一面可能变成了专横跋扈,楚楚可怜变成了无休止的索取。我们会感受到矛盾和痛苦。
但是很多人逃脱不了最初的投射性认同,仍然需要对方帮TA表达出TA难以表达的那一面。为了让两个人的痛苦有出口,双方会试图把矛盾转移。这时候如果有一个第三者,丝毫不奇怪。
别意外,第三者在很多人的婚姻里都存在。第三者不仅仅指的是出轨,不仅仅是情人,还可能使孩子,可能是公公婆婆或者是岳父岳母。这个转移能让夫妻双方可以不去直接面对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失望。
一个坏孩子的存在,可以让爸爸妈妈无暇顾及双方的矛盾;父母在联手对付一个孩子的时候,矛盾冲突反而被弱化。我想很多人对离异家庭的孩子有偏见,认同这样家庭出身的孩子很“坏”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在一个家庭濒临的破裂的时候,一个孩子可能敏锐地接受到父母之间的信号,通过把自己变“坏”来挽救父母的婚姻。然而这个矛盾始终是出现的这对夫妻身上的。
相对于其他三角关系,婚外情这种三角关系最为人难以忍受。有数据表示,至少有50%的已婚男人有过婚外性行为,而已婚女性出轨的比率正在逼近这个水平。婚外恋对一个家庭来讲是一场灾难。
常见的“出轨理由”是,性生活上的失望、好奇、报复、无聊;以及对接纳肯定的需要。但出轨背后,是一对夫妻在处理独立和亲密关系上有困难。
我很喜欢《亲密伴侣》中对亲密的定义。“这里所指的亲密,是一个人能够谈论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他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而且能得到亲密伴侣的倾听。比如,亲密就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告诉他的配偶,他那一刻感觉自己多么差劲、多么失败,而不必假装自己总是精明能干。”亲密也意味着可以公开表明自己的性需要和对朋友的选择,而不是对这些遮遮掩掩。
“当婚姻中的亲密已不可求——当你不可能与伴侣讨论自己的恐惧、需要、欲望、性需求等——那个没有获得倾听的人开始感到无能为力、听天由命、遭受冷落。婚外情成为他或她需求安慰者或者支持者的一种办法。”(P148)
而婚外情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对方保持相对的独立。在婚外情中界限是固定的。在亲近表达之后,两个人都要退会各自家中。无论之前如何敞开心扉,回家之后都要各自面对各自的现实。
在婚姻的互动系统中,双方越是允许伴侣保持各自的独立与差异,亲密关系就越强大,越牢固。因此告别投射性认同,爱上真实的彼此是很重要的事情。
其实将投射性认同,将原生家庭对亲密关系的影响书的有很多,和《亲密伴侣》一样引用了很多科学依据,用实际的家庭治疗案例来讲诉观点的书也不在少数。但是《亲密伴侣》比较出众的一点是,这本书依托它的观点给出了治疗方法。怎么进行告别投射的交流,甚至是如何正确的认识进行性行为都给出了详尽的办法。
爱情是什么?
在大学课本里,爱情是性爱、理想和责任。
在斯滕伯格著名的爱情三角理论里,爱情是亲密、是激情、是忠诚。
但是我觉得都没有《亲密伴侣》里这一段描述好:
“爱一个并不需要我为伴侣承担他解决不了的那些困境,而是要求我尊重他以他的方式自大程度解决这些矛盾的权利。我可以感同身受,同情他,在他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和感到烦恼的时候支持他,但是,爱不允许我认为他无法靠自己解决他内心的痛苦,从而试着将他内心任何一部分伤痛接管过来。”(P382)
《圣经》里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弗洛姆说爱是一种艺术,爱也是一种能力。
聂鲁达的诗里,爱情是时世艰辛,怀着希望去生活。是“去冲刺,去放火,看这险恶的世道是否敢,向这坚定的四只手和四只眼睛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