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圆圆熊
多情迷离的五月正如婉转的诗词中吟唱的那样催人深思。我并无任何过人的文采,不敢随性班门弄斧,然而因为这几个月对书籍如饥似渴的热爱(也可能这种热爱来源于填补心中某个地方的空缺)我愿意静下心来仔细梳理这些精神食粮。感谢他,给我这个机会,与许多高尚的名人聊天,体验几倍于自己的人生历程。
因为天性的愚钝,语言的苍白,无法将所有想表达的感情倾斜于此,只能挑我所爱,寥寥数笔,以表思绪。
1、《红楼梦》----无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还成千万缕
感受一种糊涂的惬意可算人生一大乐事。
初读红楼,只觉满纸缠绵悱恻,字里行间透出缕缕情思,读之顿觉通体舒畅,齿颊生香,借用书中宝黛二人读《西厢》、《牡丹》之感受,则曰:辞藻警人,余香满口。而其书中诸天真女儿之种种情事尤令人心动不已。大观园实乃世外桃源,真神仙境界!大观园中众女儿之种种,读之直令人不觉深醉其中。曹公之拥如许绝世仙姝于读者之面,真乃大手笔也!
再读红楼,于富贵荣华,温情脉脉,莺歌燕舞之余,偶感一丝无奈。诸少女为青春、为人生,为命运流下了点点泪珠。梨花带雨的娇靥,既楚楚动人,又引人怜惜。怜惜之余,又不禁生出一丝惆怅。
三读红楼,竟于欢声笑语、歌舞升平之后,看到的尽是悲哀,辛酸和无奈。
四读红楼,但闻一片悲戚之声。
终于,释然知人情冷暖不过如此,豁然觉人间万象齐集眼前。
尘市浮华无月到,不如闭户读红楼。至于何时真正体会这用梦装饰的凝重与古典,已无从考证。只是现在已不敢猝然去翻动这本厚重的书,以免惊动心底深处的珍藏。当记忆的沙滩在时间这个巨大的海浪的冲击下,渐渐地褪去了曾经或深或浅的痕迹时,再次捧起红楼梦,读过那“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的繁盛,读过那“陋室空堂、衰草枯杨”的败落,到最后“只剩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读红楼梦,心中总有种挥之不去的黯然和遗憾,为了那个永远不老的爱情,为了那群清洁如水的女儿,也为了那个旷世奇才曹雪芹!
像生活一样,让我们长大、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悲哀、也让我们欢笑,这就是独一无二的红楼。
“芝兰心性绮罗身,转眼繁华迹已陈。莫向邯郸重借枕,阿谁不是梦中人?”有谁能一语评尽红楼梦?或者说,有谁能用一生读尽红楼梦的百般滋味?“悲凉之雾,遍披华林。”其实,“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2、《百年孤独》----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世界上有两种小说家,一种致力于反映世界与描摹人生,比如托尔斯泰,而另一种,却凭借一己之力创造了一个世界,比如马尔克斯。
这个世界带着魔幻色彩,充满乱伦与迷醉。它之所以成为一部巅峰之作,一个无人能及的典范,在于精细入微的情节构造和有条不紊的故事节奏,也在于他在有限的篇幅里,已经将触角伸得足够远,直击整个人类最深刻而又古老的命题----孤独。
除了死亡,还有什么是让人真正平等的?孤独感。
好的文学通常要么探索外部世界,要么探索人类内心,而能够将两者合二为一又不显得怯场的,可称为不可多得的杰作。马尔克斯不仅做到了,而且毫不吝啬。而这种天才,又完全不妨碍表现他的怜悯之心。在这种怜悯之情的笼罩下,再荒诞不经、不可理喻的人物都显现出一种人性的合理。
我想在看这本书时能够听到内心强烈震荡的人,并不是因为一种嘲讽,也不是因为自怜,而是突然感到由来已久的悲恸有了回音。如果人类在千万年以来从来都不曾彼此理解过,不曾爱过,只能借文学的丝丝微光获得一点点暖意,这算不算一种宿命,又或者,这已是在荒漠之海中的,仅存的灯塔。
3、《1984》----战争即和平 奴役即自由
在当下的社会中,常见的两种观点是“政治是不好的,我们不应该讨论政治”,另外一种观点则是“我们为什么要在乎政治?我们难道不是应该手牵手,穿着白裙子去看电影,享受岁月静好的时光?”
《1984》回到以上的两个问题,打碎小清新们的白日梦。
奥威尔在小说中构造了一个世界——整个社会被老大哥所控制,无论是幼小儿童,抑或是两鬓白发的长者;无论是性生活,还是战争事件;每一件小事中都渗透着政治意识。在《1984》中,老大哥严格地限制语言,和谐大量的词汇,比如说,修改“Free”的含义,和谐掉政治自由、学术自由的概念;大量启用思想警察,随时干掉有其他想法的人。
生活在老大哥的统治下,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幻想,似乎只要真心热爱老大哥,一心一意帮老大哥洗地,生活就会变得安全。赛麦,《1984》里的语言学家,认真地琢磨怎么折腾出“新话”,是老大哥身边重要的洗地党。
最后,他被消失,被抹去了。
4、《嫌疑人x的献身》----为了你幸福 我不会犹豫
以前一直很喜欢东野的书,非要买来纸质版当神像一样贡在书房(如今更喜欢毛姆先生O(∩_∩)O)。这是最近刚阅读完的一本。当时正好深夜,掩卷久久无法平静。
不得不说,由衷赞叹伟大的物理学家与聪慧的数学家之间斗智斗勇的场面,但更让我无法忘却的是石神的那份深沉的,令人望而却步又高尚纯洁的爱。
一次意外的惨剧,一个精心谋划的命案,对照鲜明。从开始的那刻起,我便决定为了你,放弃永生的自由。这是我最后一张决胜的王牌。
虽然齿轮每天的运转都是那样日复一日,没有任何新意,可是也只有齿轮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生存。伟大的数学家执拗的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部的真实。殊不知,任何再细微的零件,也有他存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意义。
悲伤的结局,悲哀的命运。最终她还是逃不了命运的囚禁,与石神一起等待来世的救赎,石神,你后悔当初的决定了吗?
5、《麦克白》----倘若没有预言 命运又将怎样
麦克白凯旋归来,女巫预言麦克白会当上国王。女巫只透露了结局,却没有揭示过程。麦克白和他那野心勃勃的夫人为此心花怒放(甚至更多的来自他夫人的蛊惑),不择手段的走上了一条犯罪的道路。
内心正直的人永远不会在乎邪乎的预言,当他的心灵本身摇摆不定,自满得意之时,任何微弱的夸辞都会被放大一百倍。女巫的预言是黑夜里的火光,麦克白夫人是导火线,而麦克白内心的欲望,才是炸弹的内核!一旦有人撼动他蠢蠢欲动的内心,那天下必定大乱。
所谓的预言,永远不该成为命运的筹码。
6、《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爱你 与你无关
永远不会相信,爱情能这么纯粹,这么令人瞻仰,直到读到了这封长信。
女主的一生,从幼年开始就在心中播下了爱情的种子,从此忠贞不渝,一生未嫁。为了看他一眼,守在门后等了整整一天,为了重新回到维也纳,她艰辛地独自生活。她怀上了他的孩子,可他却把她当成人生中的过客,过眼云烟,匆匆消逝。她拒绝了所有的求婚,只为了如果有一天,他还会召唤他,她能保持自由身,随叫随到。似乎有些卑微,她从来没有告诉他自己有了他的孩子,直到孩子死去,直到她自己也将得病去世。因为他是个不想受拘束的人,她怕他听到这个消息会有压力或者有一丝丝不愉快的心情。她希望他想起她来是快乐的,不带任何一点悲伤。然而,他却从来不记得她,每一次的匆匆照面,他都把她重新当成一个陌生人,然后很快忘却。他的人生根本从来没有她。
从此,他的生日,再没有人送来一朵白玫瑰。
【毛姆说过,养成阅读的习惯,就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生命中任何灾难降临的时候,往书本里一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愿书籍填充心灵,愿书籍涵养人格。日后再无白居易,可白居易之诗万古长青,常读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