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的教学案例
古代文明的摇篮
(品社六年级下册)
单位:平度经济开发区厦门路小学
姓名:李世华
时间:2019年2月
一、课标要求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二)能力与方法
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三)知识
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二、基于课标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作为童眼看世界的的第一课是让学生了解过去的世界历史,知道四大文明古国。
(二)过程与方法
1、首先要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四大文明古国涉及的知识很多,本节课需要抓出重点,让学生对其有个整体的把握。
2、这一部分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可以借助一些图片、小组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一种世界眼光看问题,不仅要了解自己的国家,还要知晓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培养一种大格局。
一、基于课标和教学目标的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列举出四大文明古国,说出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代表性建筑、地理位置以及为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讨论。交流和感受文明古国的辉煌灿烂,了解人类智慧的丰富多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欣赏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关心世界历史,树立一种世界眼光和格局。
四、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题名称
古代文明的摇篮
(二)课型、课时
讲授课、2课时
[if !supportLists](三) [endif]教学目标
同上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四大文明古国名称、地理位置、代表建筑、文明贡献
难点:地理位置、文明贡献
(五)教具
多媒体、地球仪
(六)教学方法
提问、讨论、启发、自学、演示
(七)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师:《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相信大家都已经读过,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国被成为世界文明古国,大家都知道除了中国还有哪些世界文明古国吗?
生答。
师:看来大家预习的不错,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认识和了解这三个文明古国。
设计意图:鉴于对学生阅读情况的了解,将本节课的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挂钩,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问题导入,一方面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是要了解学生对课本的预习情况。
2、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
(1)师出示图片—狮身人面像、金字塔
学生自学有关这个两个建筑的资料。
学生交流分享
(2)小组合作找出如下几个问题
①古埃及地理位置
②农作物、牲畜
③文明贡献
提问回答
第二部分
图片展示古巴比伦王国地图
学生上台在地球仪上找出古巴比伦的位置
学生分组诵读资料卡,熟记知识
设计意图:本节课共有2课时,作为第一课时只讲前两部分内容;在内容设计上用形象直观的图片展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在课程环节设计上也尽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及时而全面的检查和提问也可以督促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扎实掌握知识。
3、巩固练习
通过提问和习题,练习当堂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一定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而提问和检测是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一个有效途径,只有学生先期打好记忆的基础,后期才可能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同时也是在锻炼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归纳小结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老师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做到内化和吸收,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老师的小结也起到一种补充和升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八)作业设计
课后熟读课文,熟读而精思,扎实掌握知识,结合世界地图能找出文明古国的位置,预习本节课的最后一个文明古国的知识。
(九)板书设计
古代文明的摇篮
建筑 建筑
地理位置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地理位置
农牧工业 楔形文字
文明 七天一星期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整体环节的设计上老师讲的少,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回答得多。我更加突出知识重难点的讲解,而且学生学的也更加清晰明了。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如分类记忆、对比记忆等,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提问的形式我能摸清学生的预习情况,当堂的掌握情况,使自己更有的放矢、游刃有余的开展教学。在课堂上我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一节课上对知识点反复识记,加深记忆,提高了课堂效率。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