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老伴 2. 喜结良缘

我的老伴

我俩结婚时,梅十六岁,我十三岁。那是四九年,禹县刚解放。父母对党的土改政策不了解,想让家里添口人,以免家庭成份往高处划。

我俩婚姻虽是父母包办,但他们都是办事仔细的人。认为选择未来儿媳妇,是关乎家庭、儿子婚姻的大事,他们严格把关。不断有人来家说媒,前后说了不下五六家,父母都不中意。

后来,小刘村有个姓史的人,来家请伯看病,说話间閑谈起这个事。他说这个容易,我家对门就有个闺女,属鸡的。她长得俊,脾气好,心灵手巧,各方面条件都挺好。你们也可以打听打听。

看病的老史走后,伯娘二人商量这事。娘说,属鸡的比咱家儿子大三岁。大一点也可以,不是说“女大三抱金砖”吗。女孩到底怎样,咱得好好了解一下。

小刘村距我家二三里路,往来亲戚很多,知根知底的人不少。经多方打听,都说梅性格开朗而不张扬,精明能干而不出风头。地里活儿会干,也会纺花织布。脾气好,长相俊美,是个好闺女。伯和娘都同意。

当然,女方家肯定也很慎重。咱打听人家时,自家也被打听。

经过一段时间,老史征求双方家庭意见,都欣然同意。换过表记,就算订了婚。于是,老史就成了媒人。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订婚后一年,伯娘就给我俩完婚。私塾先生依据生辰八字,算出结婚吉利日子。定在四九年农历八月初八。

提前半年,由媒人告知梅家,并征求对聘礼意见。媒人说要四样东西:一付镯子,一对耳环,一对戒指和一捆“洋线” —— 机纺线。那时首饰兴的是银质。

半年很快过去,到了八月初八这天。按照农村习惯,新房提前布置得喜气洋洋。床边的床席帘是用高粱杆篾子,编上三个大大的红色囍字。新房的浮棚——相当于现在的天花板,也是用红席搭成。

一大早,在大门的门楣上,挂上大红色彩绸,中间结个大红花。各屋的门扇、门框和门楣,贴上大红烫金喜联。连门两边的门墩都贴上囍字。

我家迎娶新娘既不是骑马,也不是坐轿。而是牛拉大篷车。牛脖子上挂着牛铃铛,双角上绑着大红彩绸。

大篷车布置的相当讲究。车顶搭成卷棚式的,有红席子和红毡盖顶。前面挂有大红囍字的红布帘子。后面也用席子封得严严实实。使车箱形成一个封闭空间。

按家乡风俗,新郎不去迎亲。去迎亲的,除了赶车的,车上还坐着两个人:一个生有五男二女的老太太和一个压车孩(我表弟)。抬嫁妆、抬食盒的人都跟在车后。还有一个人专门沿途贴喜字和燃鞭放炮。这就是迎亲队伍。

当天,迎亲队伍早已出发。看热闹的人群站在路口,不时向西边张望。快到中午时分,看见大队人马往村里走来。渐渐听到有节奏的牛铃铛响声,车老板儿清脆的响鞭声,抬嫁妆发出的咯吱咯吱声。这些悦耳声音汇成一曲绝妙的交响乐,响彻长空。

在家人和众亲友热切盼望下,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一辆牛拉大篷车,隆重地迎娶来年方二八的新媳妇——梅。

我的早婚消息已传遍全村。不少人前来道贺、看热闹。挤满了洞房,也站满了庭院。

我戴顶大沿礼帽,身穿蓝缎子暗花长衫,脚穿黑色斜纹妮皮底鞋,俨然一副新郎官打扮。新媳妇在礼仪先生引导下,迈过火盆和马鞍。拜罢天地,在众人簇拥下,伴郎、伴娘搀着新媳妇进入洞房。梅在床边坐定,我挑去盖头。

屋里人多,光线又较暗,也没有来得及仔细看看梅的模样,就挤着走出去。听见人们向梅要从娘家带来的烙油馍。据说小孩吃了它,晚上睡觉不咬牙,不尿床。谁能得到哪怕是很小一块,就高兴的不得了。

接着,礼仪先生用圈盘端着红枣,花生,向大家分发。寓意早生贵子。不一会就有人伸手往盘里抓,先生干脆一把把抓着撒向大家,人挤得弯不下去腰。

喜宴上,落座在贵宾席上的有舅爷、媒人等众宾客。那时沿袭着女人不上厅堂旧习俗。因此,敬酒只是我去,不用梅露面。

下午等客人走后,娘叫我把新房里床围子挂上。我徐步走进去,见梅坐在床沿上,与一岁多的二弟拉着双手说笑着玩。见我进来慌忙起身,一副怯生生的样子。她抱起小弟,等我开口说话。给人以矜持印象。

梅身穿大红袄和玫瑰红裤子,脚穿红缎子扎花鞋。一头乌黑发亮长发笼向脑后盘起,别着花骨朵银簪子。只见她个子适中,比我稍高一点,高挑秀美。秀丽脸庞,白里透红。不施粉黛,素颜清纯,自然靓丽。淡淡柳眉双眼皮,一双水汪汪大眼睛。皮肤白皙,手指细长。嫣然一个窈窕村姑。

我扫了一眼娘家陪送的嫁妆。一个加底两屉桌靠窗挨床放;一个旧式大箱子置于床头;靠墙放着两把靠背椅;桌子另一头放个脸盆架,有个明晃晃的铜脸盆。

我问她挂床围子需要几个钉子,她低声细语地答道:"六个" 。她把小弟弟放在地上站定,麻利地打开箱子,取出一沓子蓝色家织布似的,慢慢展开。我不动声色地数了数上面缀的布鼻儿,正好是她说的个数。俩人把它扯在墙上,找出挂钉位置。接着,我拿起斧子,她挺有眼色地往我手里递着钉子,我逐个按位置钉在墙上。俩人一同将它挂好。在这一过程中,发觉她不时偷眼瞄我,而又巧妙避开生疏目光交汇那种尴尬。

如此再简单不过地语言交流和动作互动,多少消除些陌生感。梅给我留下较好印象。之后,小弟弟使劲拉住她的手,走出屋门,一同走进厨房。

按照习俗,结婚当晚要喝喜酒。桌子放在院子里。放上一盏煤油灯、八个凉菜盘和一壶酒。我和梅依照男左女右坐着。院子里几乎站满了人。但是,真正上前閙着劝酒的人不多。首先,长辈和当哥的都不好意思担当“闹 ”的角色。其次,村里比我小,而又勇敢站在桌前的小弟没有几个。他们苦于没有经验,也闹不出啥名堂来。只能搬出些老套子:如喝交杯酒。再就是双方互劝。即要求我端起酒杯劝梅喝,嘴里说着 “ 刘大姐别嫌丑,尝尝咱的宝丰酒”。同样,要求梅用筷子夹起一片莲菜劝我吃,嘴里念叨着“蔡相公别见怪,尝尝盘里窟窿儿菜”。当然,双方都不会轻易吃、喝。这时 “ 闹 ”者会不厌其烦地劝说一遍又一遍,其他人也跟着起哄。形成热闹氛围。

闹洞房这陋习,想起来有些后怕。那天晚上,夜已很深。只听屋门咣当一声被从外面反扣。紧接着,从门槛下面塞入个席筒,马上听见拉风箱声。一会儿,满屋子迷漫着麦秸味与辣椒味。呛得人呼吸困难,不停咳嗽。我实在受不了,从二门棚顶上往下跳,不知谁听到响声,还接了我一把。天黑得对面看不见人。这时,只听有人大声喊道“ 赶快开门!”,屋门应声而开。我和梅几乎同时跑到院子里,俩人还在不停地咳嗽。众人说笑着一窝蜂似的散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311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39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671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52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53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3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40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7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6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3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39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01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5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5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5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97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86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伴在闺中,名叫刘玉梅。家人都叫她梅。婚后,由于伯的名字中也有一个玉字,她自己就改名为刘翠云。这说明她是个懂家规的...
    蔡喜源阅读 752评论 0 6
  • 通常认为,家庭最难处的是婆媳关系。把婆媳当成一对天敌。甚至在家庭,用现在一个流行词语说,婆媳间玩起你死我活的“零和...
    蔡喜源阅读 681评论 0 2
  • 一九五八年春,为了响应大炼钢铁号召,我们禹县一中师生到扒村山上烧耐火砖。我已有半年多没有回家了。 这年深秋的一天,...
    蔡喜源阅读 435评论 0 2
  • 一九七一年冬,按照现役军人随军条件,梅和孩子们带着家人和亲友的祝福,迁至西安。 然而,对于婚后为之奋斗二十二年的家...
    蔡喜源阅读 610评论 0 6
  • 翰婷是我的师妹,鹅蛋脸,马尾头,一身的干劲与天下唯我独尊的气质。 她与那些柔弱的姑娘不同,不做作与男孩子气反而更好...
    张大雄bear阅读 391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