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生了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是这样的:我摘掉眼镜放在桌子上,孩子拿着玩,还把镜面朝下。我一时很生气,就很凶的说:你怎么玩我的眼镜,你把眼镜镜片朝下会磨坏的!孩子很难接受我的脾气,就哭起来了。非要让我道歉,我反问她:你拿着我的眼镜玩,要是弄坏了,还要让我道歉?不讲理。孩子还是哭,我也坚持不道歉。后来爸爸回来了,她去找爸爸,我就离开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我想,我到底应不应该给孩子道歉呢?我应该怎么做对孩子的教育更有利呢?
这件事,如果从尊重的角度来看,我确实做的不到位。换做一个成人,可能我不会说严厉的批评的话。当然,成人之间也很少可能是不小心而造成的麻烦,即使有也一般不会直接批评对方。那为什么对孩子就没有耐心和容忍呢?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我的确没做到尊重孩子。我对她发脾气,她在情感上接受不了,这样说来我的确该道歉。
但另一方面,我以家长的姿态强硬的不道歉,是不是更能够树立家长的权威呢?尽管我知道想让孩子更敬重自己并非只是简单的用语言或者行动去压制孩子。在生活中用行动去表达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从心里真正信服、信任我这个妈妈,愿意把我当做她的指路人。
孩子毕竟是孩子,还不成熟。这件事上我忽视了孩子作为未成年人在心智发育和心理上的需求。孩子玩眼镜只是出于好奇和好玩,我却生硬的打断了孩子的好奇心,破坏了她的求知欲,的确不该。可是,如果我道歉,那么孩子就会有获胜的感觉,过头的话甚至产生骄纵的心理,认为我想要的都能得到。大人也要听我的这种想法。这也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从东西方对教育的认知来看,东方传统价值观更倾向严父慈母或者严母慈父,即通常说的一个红脸,一个白脸。严厉与关爱并重。西方则更倾向于自由、尊重、平等这样一种尊重生命本身的姿态。中国传统来说,多是大家族共同生活的封建生活方式。近代和现代的子女成家后独立生活的也是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也只是一部分。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在教育子女方面还是主导的地位,依然要求孩子听话,懂事等等。
并且,即便父母思想西化,家庭氛围民主、平等,不要求子女顺从、孝顺,那么,孩子长大后能否适应这个社会呢?这个现如今依然男性主导的、依然存在种族歧视的、依然存在各种不平等,依然官僚主义盛行的社会?到那一天,当她的面前同时存在爱国与公正、自由与忠诚、真理与安全、追求自我与信仰皈依等各种权衡和选择的时候,她要如何做出决定呢?
我们毕竟不是西方国家,她未来选择在哪里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谁能知道呢,东方社会有东方社会的规则,西方亦然。有人说东方以大家庭为单元更亲密,西方的家庭关系更疏离。但谁又能说哪一种就是对的,哪一种更好呢?
反观我自己,虽然我能在事后意识到一些问题,但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也经常有控制不住的情况,尤其在工作较多、比较劳累的时候。这也是一种矛盾,既想毫无保留的爱护自己的孩子,又控制不住发火、烦躁。
那究竟能怎么做呢?我想了一个办法,或许可以一试。
拿出一张纸,写下自己容易发火的事情,逐条列举,在平时也要注意收集。在将要发火的时候,赶紧提醒自己,又要发火了。深呼吸,或者暂时离开,都是降温的有效方式。
教育孩子不是任性的由着自己的脾气,而是更多的为孩子考虑,哪些利于她的成长。对我,这也是自我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