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什么
记忆的本质是一种关联能力,与一件事或一种感觉相关联;是思考和理解的产物。①③
记忆的分类
- 瞬时记忆:最初几毫秒内的感知印象,如同计算机传感器;
- 工作记忆:存储时间短,存储容量有限,如同计算机内存;
-
长期记忆: 存储时间长,存储容量大,如同计算机硬盘;
-
陈述性记忆
- 情境记忆(对过去经历事件或经验的记忆);
- 语义记忆(对某一事物或事物概念的记忆); -
非陈述性记忆
- 程序记忆(系鞋带,走路,骑车,跑步);
- 启动效应(听到问题提示,想到答案);
- 联合型学习(条件反射);
- 非联合型学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陈述性记忆
- 永久记忆:永久存储,能被检索调用的记忆。
记忆的存储过程
- 外界信息→瞬时记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功能需要开启;
- 瞬时记忆→工作记忆:需要投入注意(学习走神,记不住);
-
工作记忆→长期记忆:需要被编码(理解和思考);
- 如果真想记住什么,请在一天之内完成,若完不成,必须再24小时以内复习④;
- 如果不及时把知识从工作记忆变成长时记忆,那么你将浪费数倍于你初学一个知识的时间; - 长期记忆→永久记忆:需要被检索调用。
记忆的提取--理性思考过程
- 提取长期记忆作为背景知识,经过思考和理解(调用系统2)⑤,产生新的记忆,新的记忆会对长期记忆进行修正,如背诵过程。
长期记忆的遗忘过程
长期记忆的产生过程和长期记忆的遗忘过程是两个过程:
- 长期记忆的产生过程是记忆的存储过程,在于对记忆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这个过程需要多次重复,需要对记忆的内容打上有意义的标签;
- 对抗长期记忆的遗忘过程是让记忆的易于提取的过程,需要对记忆内容不断回想,达到迅速提取调用的程度;存储提取强度理论
- 存储容易,提取困难(存储时未经思考和理解,未打上有意义的标签,提取相对困难);
- 存储困难,提取容易(存储时经过思考和理解,打上有意义的标签,提取先对容易)。
改善记忆的基本原则
-
意义:学习的难易程度由所学内容有意义程度所决定①。
- 熟悉: 拥有背景知识越多,学起来越轻松
- 韵律: 韵律使得原本没有意义的内容更有意义
- 规律:找到规律、规则、潜在准则,更容易学习
-
组织: 长期记忆内容需要组织,以便不需要搜索便能找到你需要的信息,如同字典按字面排序。
- 序列位置效应
- 相比开头和结尾部分,中间部分更难记忆
- 能重新排列时,将复杂的部分放在开始和末尾部分,简单的放在中间
- 不能重新排列时,中间时间花多一点,开始和末尾时间少一点
- 序列位置效应
联想:通过类比、比喻和例子来实现要学的东西和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变得更有意义,如意大利的地图是个靴子。
意象: 图形记忆和语言转为图像的记忆效果比较好。
专注: 注意力分散或注意不集中,就无法形成相关的记忆。
改善记忆的附加原则
重复: 重复是必要的,但是重复需要和其他原则结合才有效;重复学习帮助记住内容,还能增强学习的信心。
放松 适当的焦虑可帮助记忆,过度焦虑会妨碍记忆(无法集中注意力)。
环境: 利用环境效益帮忙改善记忆。
- 在表演的地方练习
- 练习设置中尽可能和环境相似
- 考试中回忆不起来是,回忆一下学习时的情况
- 提前对环境免疫兴趣: 兴趣帮助关注并激励我们记住它,花时间思考我们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不感兴趣的事情(重复帮助学习的证明)。
反馈: 知道进展有助于维持学习的兴趣,无反馈很容易失去兴趣, 帮助更好的学习和记忆,评估知道内容的准确度。
有效学习策略
采取措施减少干扰
把学习时间间隔开
适当环境采用整体或部分学习法( 整体概览→部分学习→整体复习)
背诵材料
-
利用学习系统
- 概览:阅读前言、目录、章节摘要
- 提问:在标题的基础上问一些问题,提醒自己阅读时需要找什么
- 阅读:阅读该章节,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 背诵:教科书要用一半时间来背诵
- 复习:概览一遍,复习能背诵的部分,标记不能背诵的内容,再次对自己提问(复习最佳时间: 学习时,每个主要部分后复习; 学习结束后立即复习;考试之前复习)
参考书目
- ①《如何高效记忆》(美)肯尼思.希格比著
- ②《如何记忆》【美】罗恩.弗莱著
- ③《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美)丹尼尔·T.威林厄姆著
- ④《记忆之网》美国科学人杂志2017-07
- ⑤《思考快与慢》(美) 丹尼尔.卡尼曼著
学习的元认知系列链接
学习的元认知系列----坚毅的品格
学习的元认知系列----成长型思维
学习的元认知系列----刻意练习
学习的元认知系列----睡眠和学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