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可以且正在成为实现阶层固化和阶层世袭的隐蔽工具。
最近,有媒体以“中产阶级”之名,报道了一种现象:
“在一个商场,有位小朋友找同伴玩耍,因为没有英文名被拒绝了。而英文名意味着小朋友已经开始到补习班学习英语了。据了解,那位家长每学期要为孩子花2万5千元。
这和上次成都的一些家长“每年花费4万元让孩子上国学班”是一个道理。学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花钱上补习班这件事本身。
在有些家长那里,这已经变成区分阶层的一个标志:我舍得花钱,我花得起,这让我和你不同。”
问题一:为何会出现补习班?
假如现在的学校能达到理想的小班教学的条件:
老师有充足的时间给每个学生指导,老师的教学水准足够优秀;
分层教学可以实现,每个学生可以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状况能充分理解,也提供了尽可能的支持。
很明显,现实比我们想象得还要骨感。早有教育理论证明,学生之间的资质是不同的,适合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补习班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家长希望孩子得到因材施教的培养。
问题二:补习班都是谁在办?
一般情况下,家长可以来学校登记信息,家教中心作为中介,会帮助联系持证大学生去做家教。一旦快到暑假,形形色色的补课机构就来招聘在校大学生了。
大学生补课,优点在于年轻热情便宜,缺点是他们没有经历学校教学,只懂知识,不懂应试。有些大学生看到了补课商机,自己做中介,联系家长和老师,租场地办小班。这样,有小班教学,也有一对一,老师都是一本学校的大学生,费用便宜,时间机动。
问题三:补习班到底公平与否?
其实,自控能力很强的学生,不在乎补习与否;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也没有条件去补习。
但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大城市的师资就是比小乡镇的优秀。所以,有条件的家庭,把孩子往大城市送。教育实际上也是综合条件的较量。至于公平与否,三代才可以培养出一个贵族,父母在教育上的资源和眼界往往决定了孩子的成长。
每个人都明白,我们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是补习班只为少数有需求的孩子开办。
意料之外的是,补习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相比于成绩稍差的学生,学霸上补习班更有效果。
第一种是学渣,他们要么是被家长逼的,要么是找个心理安慰。这类学生在学习的积极主动及自控能力上非常差。所以,如果自己的孩子压根不想学习,去多好的补习班都没用。
第二种是中等水平的学生,他们智力、自制力一般。成绩能否提高,只能看学生的智力和自制力占用的百分比。但是,这类学生有很高的可塑性,补习班值得一试。
第三种是学霸。学霸的自制力以及听课效率非常高,老师备课容易做到计划性。另外,这类孩子需要的是方法以及思路的点睛,而辅导班老师的优势是擅长解题思路及方法的研究。相比起来,学霸更应该去补习班,是锦上添花。
有人反驳“补习班现象是教育畸形的产物”: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想达到成为学霸的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必然需要家庭的额外投入,而且这个趋势只会愈演愈烈而不会缓和。
至于补习班现象是不是教育畸形的体现,这还算不上,因为教育本来就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的责任,现在只是三者的比例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已。
现在的舆论导向也逐渐向家庭教育更重要这方面引导。以后孩子的教育,更多地还是会比拼家庭的实力和投入。这是一个比较残酷的现实。”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市场。补习班的出现,满足了有需求且有金钱的部分学生家长的愿望,不能称其为不公平。但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职教师向补习班流动,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消费行为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开奔驰的,可以鄙视开桑塔纳的;读私立学校的,比公立学校自豪。但是,面对教育,一味地攀比只会是适得其反。
教育是家庭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孩子的课外时间和补习班紧密相连,这看似攀比的习气,实质上是家庭焦虑的又一特写,是家长用消费模式来让自己安心的行为表现。
毕竟,如果眼睛只会一味向上看,注定也会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