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之初,性本善,那恶人之初,性何为?
《24个比利》,一个真实的故事,威廉·斯坦利·米利根(比利),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
比利幼时父亲自杀,在母亲忽视,继父殴打、威胁、活埋和强奸的恐惧中长大。在16岁第一次自杀未遂后,比利就被其他人格保护起来,陷入“沉睡”中。比利一方面迫切地渴望逃避这个世界,另一方面求生的本能又来安慰、保护自己,这两种力量纠结在一起,形成24个人格。这些人格在性格,智商、年龄、国籍、语言、性别等方面大相径庭,所有的人格都居住在一个大厅中,谁走到大厅中心的一盏聚光灯之下,谁就是现在控制比利身体的人格,但这些人格互相都不会知道对方干了什么。
比利是恶人吗?也许在法律界定的某些行为上,他是的。
那他在降临之时,就注定是恶人吗?
1
人之初,性本善
善与恶,硬币的两面。
我认为,这枚硬币铸造之初,也是一块没有正反之分的光滑金属,就像后来被冠以恶人称号的比利,临世之初,性也善。
2
私人逻辑
比利的24个人格中,有受欢迎和不受欢迎两种,而正是不受欢迎人格犯事,让比利的恶行和童年的遭遇公之于众。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认为,人从一出生开始,就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都围绕着三个问题:我是谁?我周围的世界是怎样的?为了生存和发展,我要做什么?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它真实的感觉和信念。
当我们的目标和目的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错误目的,虽然是错误目的,但也同样在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注重帮助人们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他提出:人的观念,行为,价值观的形成,都是基于感知,诠释,信念和决定等四个方面的相互影响,并相互作用,而这四个方面被称为私人逻辑。
也许比利幼时的遭遇,让他对这个世界充满恐惧和不安,在这样的世界里,他只有先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才能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
生活中,当一个孩子通过撒泼打滚来满足他的欲望,我们猜猜他和他的监护人,以及路人在想什么呢?
也许会有对这个孩子和其监护人的评判,也许会探究他行为背后的目的,或许会思考他幼时的哪些经历导致他现在的行为,以及还可以有哪些改进。
如果你是孩子:
你是无价值、多余的或者能体会到价值感和归属感,你选哪些?
这个世界是危险、丑陋或者安全、美好的,你选哪些?
先活下去或者为理想而努力,你又选哪些?
如果你是孩子的监护人:
你希望孩子能在成长中体会价值感和归属感吗?
你希望他了解的世界是怎样的?
为了他的发展,你愿意做些什么?
此刻,心中依旧郁结,多希望能回到书中,抱住那个小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