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是老司机,但该有的操守还是要有的。
飙车一时爽,就怕车毁人亡。
大兄跌,听过来人一言:
小撸怡情,大撸伤身,强撸灰飞烟灭。
“不可描述”的片看多了,身体会吃不消的。
所以,硬盘里除了那些基(激)情四射的电影,也是时候来一部片让你冷静一下了。
比如今天这部——
《我的父亲母亲》
这是章子怡的处女作。
演这部电影时,她才19岁,还不叫“国际章”。
19岁的章子怡,真的是一个很美好的存在。
眼神清澈、笑容纯真。
她就那样倚着门框怯怯地微笑看着镜头,就已经让人痴醉。
仅仅为了这个笑容,《我的父亲母亲》就值得被永远珍藏。
因为在别的电影里,你再也见不到这样的章子怡。
年轻就是:
不需要任何眼神、动作,一亮相就能让人感知到的鲜活生命力。
而跟这样年轻的生命力匹配的,必然是炙热的爱情。
就好像《红高粱》里巩俐跟姜文那场火辣的野战。
虽然都是张艺谋的电影,但《我的父亲母亲》里的爱情,并不像《红高粱》里那样霸气外露。
《我的父亲母亲》里的爱情,是平淡的、简单的,也是动人的。
女主角招娣,一个水灵的山村姑娘。
她心灵手巧,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美人。
电影讲的,就是招娣勇敢追爱的故事。
她对刚来村上教书的骆老师一见钟情。
第一次看到骆老师,招娣的眼睛里充满好奇。
然后,眼神里的好奇,就渐渐演变成了好感。
骆老师看了招娣一眼,她的第一时间不是害羞,而是看看人家看的是不是自己。
就这样几个短短的镜头,连句台词都没有,满满的全是细节。
这些小细节,让情窦初开的少女招娣,活生生的站在了观众的面前。
遇见了心上人,少女们第一时间会做什么?
写情书?搭讪?
都不是。
招娣第一时间,跑回家换了身衣服。
毕竟——
谁不想美美的站在自己的心上人面前?
换完了衣服,招娣并没有第一时间就跑去看先生。
她选择了更巧妙的办法:打水。
村子里有两口井,一口前井,一口后井。
后井近,村子里的人一般都在后井打水。
自从骆老师来了之后,招娣就改在前井打水了,因为去前井,会路过学校。
这就是少女的暗恋。
不声不响,绕着远路傻傻地接近喜欢的人。
电影进行到大半部分,招娣都没有跟骆老师正面交流过。
她一直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喜欢骆老师。
比如,男人们盖房,女人们都要去送饭。
这个时候,招娣就会特别做一份好吃的送去。
她希望骆老师能吃到自己做的饭。
那时候盖房和打井都是大事,女人不能凑在跟前。
所以放下饭,女人们就要躲得远远的。
招娣虽然站得远了,但视线却从来没离开过骆老师所在的方向。
少女的心意,只能听天由命。
就这样继续默默暗恋下去,学校终于盖好了。
骆老师在新校舍上课,全村的人都跑去听。
招娣不识字,有的课文的意思她听不懂。
但骆老师的声音在她看来,是世界上最好听的。
就这样,招娣一直怀着对骆老师的爱恋。
等啊等,终于等到了骆老师在自己家吃派饭的这一天。
这是他们说的第一句话:
此时招娣的心情,爱过的人都懂。
招娣收拾妥当,漂漂亮亮地站在门口,扶着门框笑着迎骆老师进屋。
同样是不用台词。
拽着衣角的小动作、脸上羞涩却又灿烂的笑容,因为爱而绽放出的光彩。
这样的镜头,出现就是经典。
19岁的章子怡在电影里真是要多好看有多好看。
即使是穿着鼓囊囊的花棉袄,也依然娇俏。
电影里,张艺谋拍了很多招娣奔跑的画面。
在展现人物性格之余,观众也看到了美妙的风景。
做过摄影的张艺谋,拍起外景来简直不能太赞。
随手一张截图就能拿来做桌面。
穿着大红棉袄向着爱一路奔跑着的章子怡,真美。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
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积,也没有浪漫的表白、牵手、接吻。
作为爱情片,《我的父亲母亲》朴素的不能再朴素。
但就是能一下戳中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这样一部简单动人的电影,着实让人爱不释手。
反观现实社会,见过的浮华太多,很多时候会让人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