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胡同,南有码头,都藏匿着属于它们特有的故事。也许每一座城市,都有它收藏记忆的地方。
而家乡,则有“老街”。
今早上班,走在老街,淅淅沥沥地下着毛毛雨,秋天到了,感觉比去年冷呢,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
抬起头,看见很是熟悉却到现在都不知道名字的树,树叶像是被秋风吹黄的脸庞,嘀嗒着雨珠,树叶承载不住的时候,雨珠便顺着树叶尖滴下来,树下的行人时常会被雨珠打在头上,肩上,脸上……,这不,我的头上就被滴了好几滴,我赶紧小跑到临街商铺的屋檐下,准备顺着屋檐走。走着走着,突然间,一种对老街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我与老街的这种亲切感和熟悉感,是在上高中的时候,也没有整件事情的描述,这种亲切感,是来源于那时候对老街的树和生活情景的各种片段。
比如夏天,老街两旁的树,长得特别繁茂,树枝与树枝之间交错相连,形成了一道道天然“树枝伞”,阳光透过“树枝伞”,被过滤成一缕一缕的光束,洒在马路上,闪烁着形成大大小小、星星点点的光点,走在树下,凉快极了。
比如二中下面,那个稍微有点胖,每天推着车卖“月亮粑”的中年男子,他动作娴熟,在面皮里包裹上糯米和佐料,一合上面皮,整个儿放到油里炸,炸至金黄,给个袋子,装上,一口咬下去,香脆的皮伴着软糯的米,还有各种佐料的味道,热乎乎的,整个吃完,超级满足。
比如某个匆忙的早上,上课快要迟到,跑到学校门口那个小便利店,迅速拿一个1块钱的长方形蛋糕,5毛钱一袋的豆奶。
还有“老街”一如既往的堵,放学下班的时候,人与人插肩接踵,车与车的喇叭声,声声入耳,电光火石之间,你要学会移步大法,躲闪着人群与车辆,最终安静并安全到家。而我,却奇怪地喜欢“老街”的这种热闹,这种生活气……
如今的“老街”,变化也不大,除了变得更“老街”。树还是以前的树,除了为安全着想,城管砍掉了一些树枝;卖“月亮粑”的微胖男子依然还在二中路口卖着“月亮粑”,除了两鬓斑白;小便利店依然开着,除了物价上涨,没有了5毛一袋的豆奶;“堵”还是一如既往的堵,除了比以前更“堵”……
时光在“老街”这里变得稍微慢一些,岁月静淌,只是在“他”身上镀上一层复古感,在“老街”,永远不缺生活的热烈,永远不缺用力生活的人。
“老街”是最接地气的地域,与陈丹燕女士《上海的弄堂》里描述的生活气十分相似,她这样写到: “下午时候,趁上班上学的人都还没有回来,随意从上海的商业大街上走进小马路,马上就可以看到梧桐树下有一个个宽敞的入口,门楣上写着什么里,有的在骑楼的下面写着1902,里面是一排排两三层楼的房子,毗临的小阳台里暖暖的全是阳光。深处人家的玻璃窗反射着马路上过去的车子,那就是上海的弄堂了。”
而家乡的“老街”生活气也是十足的,街上,一股劲儿的烟火气蹿溜在周围。不同于上海弄堂的是,家乡的“老街”没有上海弄堂那般小资。“老街”的马路不宽,马路两旁,是随意分岔的许许多多的小巷子,只要你走过家乡的“老街”,脚步但凡踩在地上,就有生活的烟火气在蜿蜒。
在马路旁边的小巷子出口,一位老人开着一家小烟“店”(其实应该算摆摊),“店”太小,没有应有尽有,但几乎每天都准时准点;街上有穿着睡衣,就跑出来买菜的男人妇女,他们打量着菜讲着价;也有拖着踩塌了跟的花毛线拖鞋的女人,在老街摊子上,买一盒炸洋芋边走边吃,嘴里发出呼哈呼哈的声音。在老街,人们是不见怪的。
家乡“老街”那一条条不宽的马路,那一排排的小巷,流动着一些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东西,东西不是什么大东西,但琐琐细细的,自自然然的。那是和历史这类概念无关的,只能叫生活的。
家乡“老街”的感动来自于最日常的情景,而人生最好的感动,就是在一个熟悉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久违了,“老街”!
我是拾光的小喵~:生活最让我感动的,是来自于最日常的情景,这感动不是云水激荡的,而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相信时间会忘记的,图片和文字会记住。希望“小喵”的文字和图片可以感动你,温暖你。
你们映像里的老街,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欢迎小伙伴儿们留言讨论哦。‿。!
如果你恰好喜欢我这样朴素的表达,恰好也有一丝共鸣,就给文章底部点个❤️吧,或者评论、转发也可以哦~^O^,赞赏就不必了,你们自己留着买糖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