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白鹿原》是改编自陈忠实的同名小说。由王全安执导,张丰毅、张雨绮、段奕宏等主演的历史片。影片以陕西关中白鹿原为背景,展现辛亥革命至1940年前后,北方农民生存状态中那种耐人寻味的原生态的东西。这部影片中,黑娃和田小娥自带主角光环,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他们之间的虐恋,让人惋惜不已。看完影片,我却被另一个人物的身世所吸引,这个人就是白、鹿两家族长白嘉轩之子——白孝文。
白孝文的一生可以分为两部分来叙述。第一部分是诗和远方,第二部分是眼前的苟且。
先说诗和远方。白孝文一出生就有一个自带光环的身份——族长的长子。在白鹿原上,是顶门柱立大梁的人,将来在祠堂里,是白、鹿两姓的族长。也就是说白孝文是要做大事的人。做大事的人,自然心高气远。于是白孝文才在儿时便能对干兄弟黑娃说出如此豪爽的话:
“不管你坐了谁家的大牢,我卖房卖地都会救的”。
那时的白孝文有这样的心气,那时的白家也有这样的财力。这便是少年白孝文的诗和远方——当族长,救兄弟,仗剑走天涯。
随着年岁逐增,白孝文成年了,娶了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鹿兆鹏可以选择逃离,但是白孝文不能,因为父亲要他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后来做了白鹿两姓的族长,他没能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因为父亲站在他背后,要他惩戒“坏人”。于是面对喜欢的女人,他也不得不把她打得皮开肉绽;于是在他阳痿不能传宗接代的时候,父亲白嘉轩告诫他不能没有后人。
就这样,白孝文困于父亲白嘉轩的影子里,走不出来,成了父亲的精神傀儡。先前的诗和远方,渐渐沦为眼前的苟且。而这并不是结束,只是开始。白孝文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诗和远方,会在这样的苟且中坠入无尽的深渊。
鹿子霖为了报复白嘉轩,唆使田小娥勾引白孝文,好让白嘉轩亲手毁掉白孝文的前程。鹿子霖报复了白嘉轩,白孝文却要用一生来承担。生不了儿子,当不了族长,白孝文在父亲眼里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失望之余,父亲抛弃了他。至此,白孝文终于走出了父亲的影子,不再被控制。
获得自由的白孝文并没有去追寻诗和远方,反而,他彷徨,他迷茫,儿时的诗和远方,已经被现实压得粉碎,化做了尘埃,风一吹,便消逝不见。留下的,只有那悠长的秦腔中透出的悲凉。
失去了生活的希望,白孝文开始变卖家产赌钱,花天酒地。甚至与田小娥苟合,也不再顾及她是自己干兄弟的女人。家产败尽后,生无可恋的白孝文得知田小娥怀了他的孩子,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为田小娥肚子里的孩子而活。他对田小娥说谁饿死,你都不能饿死。为了让田小娥不被饿死,他拖着无力的身子外出找吃的。
时值饥荒年代,到处都是饥民,哪有什么吃的。无奈之下,他把自己买给军阀,换来十五个大洋,以为这样就可以让田小娥活下来。然而造化弄人,部队马上开拔,他连田小娥最后一面也没见上。在江边,白孝文托付干爸鹿三将钱交给田小娥,所托非人,直接导致了田小娥死于非命。他终究没有保护好他舍命都要保护的人。
电影没有说,我们也无从知道白孝文最后的生死,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是死是活又有什么区别呢?白孝文一生都没活出自己,这是白孝文的悲剧,这也何尝不是现代都市人的魔咒?白孝文因为封建思想的影响而苟且一生。现代社会早已经破除了封建思想,然而我们却还是到不了诗和远方。我们整天忙忙碌碌,究竟是为了什么?当你坐上末班车,靠在窗前,诗和远方,不过是随便想想。真实存在的,还是眼前的苟且。没有工作,不仅到不了诗和远方,连眼前的苟且都够不上。
洗洗睡吧,至于那句“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过是一句带有文艺气息的扯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