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二:独立【Independence】
独立是对自力更生的欲望,表现为对自由的周期性需求。动物受到生物本能的驱使,离开父母的巢穴,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就是独立的起源。这种本能促使物种不断去探索原有生存范围之外的区域,从而增加了它们的存活率。
——《我是谁:成就人生的16种基本欲望》
同样,史蒂文教授在解释独立欲望时,也明确说明了该欲望与生存的关联。这与其第一章的观点是矛盾的。而且,对于所谓“周期性需求”的观点也是不合理的。
个体对独立的需求,可以理解成对自由的需求。在人类社会中,个体自由受到最大限制的因素是社会规范。对于大自然中的事与物,基本是固定和规律性的。因此,我们可以把人的自由理解为追求不被人控制的渴望。在被人控制层面上,我们是否可能像“今天渴望被十个人控制,明天渴望被一个人控制,后天又渴望被五个人控制”那般的具有周期性呢?
这是不可能的。从个体懂得如何独立时,他就不会渴望被人控制,他追求的是不被任何人控制。人不仅追求的是一种身体上的自由,也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只是在限制人类行为自由的社会规范下,我们会调整自身欲望需求程度达到一种社会性的平衡。
加拿大心理学家肯尼斯和凯伦·迪奥……认为,真爱就意味着放弃独立,与对方融合。爱人们往往渴望消除彼此间的心理距离,此时对浪漫关系的欲望就替代了对独立的渴求。
——《我是谁:成就人生的16种基本欲望》
同理,在婚姻的特殊人身关系中,人也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自由。所谓的“放弃自由”,只是道德规范为了稳定婚姻而教会我们的一种行为模式。而这种放弃是被迫的,它不会因为性与爱的产生就能够上升到主动的欲望层面,更不可能会存在替代其他欲望的情形。
在婚姻爱情中,人对独立的需求应当是适时的放下。所谓的“放下”不是直接的放弃或丢弃,而是一种宽容的表现。所谓的“适时”,即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为,男女双方在婚姻中依然需要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与私密生活,所以不可能是在所有时间都选择放下。即使在共同的空间下,双方依然渴望独立地做事。比如一方在打扫卫生时,就会讨厌另一方在边上指手画脚(控制行为);一方在书桌面前专心写作、画画、工作等等,也会对另一方打扰的行为产生反感情绪。
爱情是让彼此同甘共苦、相濡以沫,而非让此方成为彼方的傀儡或奴隶。每个人都需要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只是在共同生活的情况下,彼此都要学会接纳、理解和宽容。在每个人心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可告人的秘密,有些秘密甚至连最亲密的爱人也不可述说。无论是在恋爱中还是婚姻中,如果要求双方之间无任何秘密是一种非常危险和幼稚的做法,也是一种伤害感情的自私做法。
正可谓“距离产生美”。虽然在恋爱初期,彼此都渴望接近距离,但相信很少有人想过双方之间要零距离。夫妻之间更应当拒绝零距离,双方保持一定的心灵距离反而是婚姻永保青春的秘诀。
爱情可以让人学会更多的包容,但不是无限大的。在包容的过程中,是一方的主动让步,是一方心甘情愿的认输,是一方放弃自由强大的表现。但是每个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感情危机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中一方长期渴望成为强者、长期不退步、长期渴望操控另一方所导致的。
为什么男性往往不喜欢女强人?为什么女性往往不喜欢比自己矮小的男人?
从社会层面上看,人们对男性强大的期望是大于女性的。从外表上看,高大显得强壮,矮小显得软弱。男性的天性是争强好胜的,如果他们的另一半比自己强大,他们就会感到失败、弱小,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而女性天生的特质导致她们需要更多的保护,所以她们需要一个强大的男人给自己带来安全。当然,这些只是从本性出发的原则性规律,而不会导致绝对的现实。因为人是智慧动物,人是有思想的,思想是可以改变本性的选择。婚姻中独立性的问题也是如此:独立是选择性的放下而非放弃,更不可能是替代。
因此,史蒂文教授及加拿大两位心理学家的观点是错误的。史蒂文教授错误的观点还体现在对独立起源的认定上。
独立的意义并不是离开父母构建的家庭,而是寻求一种自我独立的生活方式。这种独立并不是孤独一生和脱离群体,而是在群居生活下追求的一种自由。人作为群居性动物,群体生活是本能所驱。群体不代表控制,人与人之间依然是独立、平等的。人渴望独立于其他个体,这与群体生活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冲突。在家庭中,个体对人独立的需求是从童年开始的,而首先摆脱控制对象就是养育者。因此,人就产生了心理学中的叛逆心理。
人的一生,一共有三个叛逆期,两三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幼儿叛逆期”;七八岁左右,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在12-18岁,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文献】《叛逆期幼儿的个案研究》
当孩子们从出生逐渐进入叛逆期时,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其中的一种明显表现是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养育者)的控制。进入叛逆期后,他们会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同与尊重。他们开始对自主权、发言权、事物支配权等等独立权产生强烈的渴望。从欲望角度看,他们独立权的渴望与追求,本质上是一种掌控欲望的表现,也是一种自我认同需求的表现。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学会如何生存,希望自己能像大人那样掌控生活。因此在叛逆期,他们希望能做到自己想做的,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
叛逆心理的定义是指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语言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他们很反感家长把自己当“小孩”看待,喜欢以成年人自居。对待事物的看法都持批判态度。由于他们担心外界忽视自己的存在,从而产生了叛逆心理,并且使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文献】《浅谈叛逆期孩子的教育》
在本能的驱动下,人会追求独立,追求认同。这种追求在成年之前的典型表现是叛逆,在成年后的典型表现是独立,在老年期的典型表现是固执。独立产生对认可的追求也符合史蒂文教授的接纳欲望,接纳可以说是追求独立的一种人际表现。
我们不喜欢被说教的,因为如此会显得自己太无知,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强大的对立面。我们也不喜欢被控制,因为如此会显得自己太弱小——独立的对立面。我们还不喜欢改变,因为如此意味着否认自己——认可的对立面。
生存,驱使着我们变强大;生存,驱使着我们追求胜利;生存,驱使着我们追求独立和自由。因此,独立需求就是一种生存需求的表现形式。即,独立起源于生存。
在我们追求生存的过程中,好胜心是常伴左右的。为了满足人的好胜心,竞技游戏便出现了。
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竞技场,斗士们在竞技场上进行角逐拼搏,最终让自己成为最强的战士。比如西班牙斗牛表演,人们在斗牛场上展现自己的智慧与力量,让自己成为最受人欢迎和尊重的强者。比如电子竞技,人们在游戏世界里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游戏角色,通过排名、比赛等等方式满足自己好胜心的需求。比如奥运会比赛,不同国家间通过国际性的比赛展现自己国家的智慧与力量,让自己国家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认同和尊重。
成就感是会跟随人一生。它是人在满足自己掌控欲望后产生快乐的情绪反应。在生存最低级别的压力消除后,人们便开始寻求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成就感。成就感带给人的快感如同精神“鸦片”,让人无法摆脱。这也是为什么人很容易沉迷于游戏而无法自拔。游戏可以通过短暂的时间满足一个人的成就感,这样的成就感来得容易、来得快。它不像现实中需要多方面的付出,它只需要拿着手柄就可以得到。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受挫,他就更容易陷入游戏世界而不愿脱离。
人们对成就感的需求不仅可以通过竞技来实现,还可以通过自我幻想来实现。
在自我幻想中,人可以获得成就感带来的喜悦。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日梦。白日梦虽然是虚构的,但人脑机制会让人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其中如同真实般的快感,所以人也很会容易陷入自我的幻想世界中无法自拔。当你看到,某人经常傻笑时,是因为他在自我世界中体验快乐。而妄想症的产生便是一个人在自我幻想上出现了病变。
人对掌控的追求虽然会给人带来成就感,虽然也是一种人性的表现,但是它也会给人带来伤害。它的负面行为往往是玩弄他人自由、控制他人行为,比如黑人奴隶买卖、非人道的集中营、病态的死亡游戏(如电影《电锯惊魂》)等等。这些恶的产生是人对掌控欲望扭曲的追求。然而,历史的教训告诫我们不应该放纵自己的欲望,因为欲望的放纵往往会破坏社会的稳定、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
跳出人类社会去看世界,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会在强大面前角逐,它们每天都在上演着强者与弱者的“表演”。因此,产生了一项自然铁律:弱肉强食——弱者注定要被强者吞食。自然界的弱者是很难适应生存的残酷的。当海龟出生时,必须快速、准确地跑向大海,不然就会成为鸟类们的食物。当山羊被狼群追赶时,必须跑得更快、更持久才能让自己存活下来。因此,每一个生物只有足够强大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人类亦如此。我们只有足够强大才能在这蓝色的星球上生存得更好、更久。当人掌控了生活的一切,就是强大的象征,而独立正是掌控的一种表现。因此,独立是掌控欲望生长出来的一片树叶,它的本源就是生存。
· 待续 ·
预告:下一章《好奇欲望》
声明一: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二:本文为原创作品,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