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下午理发,老板是一位面相和善的中年妇女。
“师傅,你晚上什么时候关门?”我没话找话。
“大概七点多,一般不会到八点。”她边理边说。
“这里挨着夜市,七八点正是人多的时候,怎么那么早就关门了呢?”我问。
“为了孩子啊!”她叹息一声。“要是能开到九点,应该还会有十多个顾客,那也是六七十的进账啊!但孩子上学要紧,我得看着他写作业,陪他跟读,还得检查他一天学的功课。”
“啊,你孩子多大了,功课很紧张吗?”我说。
“现在上小学,作业每天还好,关键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老板打开了话匣子。
“你说我努力赚钱,还不都是为了孩子嘛!虽然他还小,但我得每天看着,我想让他考上好中学,考上好大学。我每晚多开两小时店可能会多赚几十块钱,但孩子到时候考不好怎么办?现在上学,你是知道的,别说差几分,就是差一分就得好几万。我不能因小失大……”
我默默听着老板的大段倾诉,心中直想着父母不易。
父母对孩子的爱,摆在明面上的就已很多,背后那颗操碎的心,孩子哪里知道。
我们享受着他们辛劳之后的成果,还不断抱怨他们不够好。我们享受着现世的安稳,却不知道他们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我也是从孩提时代走过来的,就现在来说,在父母眼里我仍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打电话时,对母亲没完没了的叮嘱我仍会不耐烦;放假在家的时候,对父亲无由的责备我也会心生埋怨。
我长大了,但还没有足够成熟,现在也没有能力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当读到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时,也会感动,甚至流泪,但落实到自己身上,总显得力不从心。
当然孩子和父母天生就有代沟,要达到完全理解是很难的,就像《活着》里的一个片段:福贵的儿子喜欢跑步,福贵听说后怒不可遏:“送你去学校,是要你好好念书,不是让你去学跑步,跑步还用学?鸡都会跑!”
现在回忆起来,过去的日子似乎都和上学有关,加起来,就像一整天似的——单调漫长但也不乏乐趣。课本在变,学校在变,同学老师也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父母的叮嘱:“一定要好好学习。”
年轻没有阅历的眼睛,哪能看懂父母操劳而又甘于操劳的心。
上学要迟到了,我们抱怨他们没有提早叫我们起床。
中午回家发现午饭还没有上桌,我们抱怨他们浪费了我们“宝贵”的时光。
看到同学漂亮的新衣时,我们暗暗埋怨母亲眼光的老土。
玩着伙伴新买的玩具,我们又将矛头对准了父亲:“你的诺言,到底何时兑现?”
记得以前邻居家儿子因为大专毕业后没找到工作,在家里和父母大吵大闹:“都是你们不行!不能给我安排工作!我要你们有什么用……”
母亲当时看了,心里难受,和我说:“以后你可别变成这样的白眼狼!”
我说:“妈,放心吧,不会的。”
电影《岁月神偷》中,吴君如扮演的母亲拿着鸡毛掸子打她儿子。观影时,我想起了幼时母亲偶尔会拿笤帚打我。当时最大的感受是疼,现在突然明白,原来母亲那时已经打不动我了。
小时候经常从书上或人们口中听到“父母多么多么辛苦”。那时的我,一直想不通:既然很辛苦,为什么还要做呢?直到恋爱后才间接地明白了一些:原来奉献与牺牲的同时就是收获与满足。
“嘟……”
“嘟……”
电话又一次接通了。“妈,你吃饭了吗?”
“恩,刚吃。你吃了吗,吃的什么……天冷了,你多穿点啊!不要傻,不要用冷水洗头……那边有没有下雨?晚上早点睡,注意眼睛……好好学习……”
怀左正在努力,也希望我们可以一起进步~
关于转载问题:请统一简信联系我的经纪人加油小毛虫(微信:xiaomaochong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