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了
场景一:你准备写一份报告,这时,电话响了,告诉你说电脑上不了网了,你过来帮我看看。你跑过去,结果是网线被她的脚不小心踢掉了。你蹲下身子把网线插好,回到办公室坐下,没写多少电话又响了,这次是电脑开不了机,你再跑过去,检查后发现是排插电源开关被关了。再次回到办公室坐下,却不知道从何下手,看看时间,大半个钟的时间过去了,报告上却只写了寥寥几个字。
场景二:你准备写一份报告,这时小刘走进办公室,发现她换了个新发型,赞美几句,然后就开始东聊西扯,一发不可收拾。等再回过神来开始工作,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
场景三:你准备写一份报告,写了几个字,发现自己有点口渴,拿起水杯准备去倒水,结果发现烧水壶没水,拿着水壶去装满水回来,发现烧水壶坏了,你开始化身为侦探,从时间轴上追溯原因。等你找出是什么人,因为什么导致烧水壶故障,嗯,可以准备下班了,报告却仍然只有寥寥几个字。
很多时候,职场中的人,看起来都很忙碌,造成忙碌的原因有很多种,但从客观来讲无非两种:
企业因素
企业推崇加班文化,各种考评唯加班论,别人在加班,你不得不待在办公室假装加班。
个人因素
个人未能系统化的构建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第一种原因,是个人无法改变的,除非你能在这个企业当家做主,否则公开唱反调会死的很难看。而个人因素,是只需要一点点努力就可以改变的。老付作为一个职场老鸟,通过抛砖引玉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引领小强从员工到管理者思维角度的改变,其过程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咀嚼的。
一、构建系统化工作方式好处
系统化的工作方式就如一个小雪团,在雪地里不停的滚动,小雪团会附着、吸收周围的雪,越滚越大,最终形成大雪球。如果只是漫无目的的在雪地里踱步,走得再久再远再勤快,也只是收获鞋底下的一点点雪而已。工作亦是如此,当你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与做事的能力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二、如何构建系统化的工作方式
1、记录分析时间
很多时候,在做事的过程中会不知觉的陷入时间黑洞,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瞎忙。明明花了很多时间,但是事情却没做多少。这就需要对工作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时间黑洞,从而高效的利用时间。记录时间的方式有多种,书中介绍的是最简单的手动统计方式。
通过分析自己工作时间,找出高效的时间段,合理的安排工作:高效时间段安排需要较长时间的工作,碎片时间安排一些琐碎的事,从而提高效率。
找出高效时间段,那么就可以开始实行老付的工作四步法:
第一步:
将所有任务放入工作篮
第二步:
将可以置之不理的任务清除,可以2分钟内能完成的即时完成,可以转交给别人的拿出来。
第三步:
将特定日期处理的写进日程表,需要别人处理的设置到期提请,将需要现在处理的摆在办公桌上。
第四步:
在高效时间段,处理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2、寻找价值观/职业观
通过心理测试找出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有的人是以家庭为主,有的以事业为主,有的是享乐主义,有的是拼搏精神,价值观这东西,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个人的选择而已。
3、第二象限工作法与猴子法则
第二象限工作法脱胎自著名的管理学家史蒂芬.科维的四象限工作法,四象限工作法大多数人都听过,但是很少人能利用的好。主要就是不能正确的评估任务的重要性与紧急程度。轻重缓急,必须先轻重,再缓急。分清了轻重缓急,在完成第一象限重要且紧急的事项及基础上,要有意识的将时间投入到第二象限去,重要的事情做多了,紧急的事情自然就会减少。
猴子法则是来自威廉.安肯的《别让猴子跳上背》。猴子,是指领导与员工谈话后的下一个步骤。猴子必须是在员工身上,而不能乱串到领导背上。通过猴子法则,把不属于自己的事情分派出去,让任务及时的流转起来,不会因为某个环节拖延时效。
4、衣柜整理法
能够通过第二象限与猴子法则来处理工作任务,那么就可以进入下阶段的衣柜整理法工作方式了。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循环过程,由收集、分类、专注执行与分解任务四个步骤构成。
4.1 收集
收集的工具有很多,可以随身带笔跟纸,也可以用手机app。这里推荐奇妙清单,可以建立分类清单。临时有事情或有想法,都往收件箱里扔就行了。
4.2 分类
老付把工作分为三种:行动、任务与项目。通过3+1(即日程表、将来清单、行动清单、项目清单)进行归类,按类别写入日程表、将来清单、行动清单与项目清单。个人觉得,如此细分有些费劲不讨好,过于分散。而使用奇妙清单则可避免这种情况,只需要每天固定某个时间将收集箱的事项分类并设定提醒就行了,可以清空大脑,不用担心某件事会忘记做,让你保存专注。
4.3 专注执行
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利用番茄工作法,保持工作节奏。奇妙清单分类设定好提醒后,只要打开“今天”类别,就可以看到需要今天处理的各个事项,完成后只有打钩,事项就会被自动隐藏。
4.4 分解任务
有些任务比较复杂,这时就需要将任务分解,找出下一个执行步骤,然后专注执行,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