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曾经翻开过这本备受好评的《追风筝的人》,但不知为何看了开头后有些看不下去。可能是头一次接触阿富汗文学,文化差别太大以致有些看不懂。很庆幸自己又一次遇到并拾起这本书,读到了如此精彩的故事。
【关于“救赎”题材】
这一类题材的作品一直都很受欢迎,从《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到《追风筝的人》。虔诚地忏悔、勇敢地赎罪。每个人都会犯错,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悔过,更不是每个人都会想办法弥补。但是一旦犯下足以影响他人整个人生的重大错误,即使不敢不愿或不能悔过和弥补,他的心里也必定铭记在心。
然而,如果给犯错的人一次重来的机会,说不定他还会选择当初的做法,即使知道后果如何。所以我们喜欢到书和电影中找自己的救赎因子,去主动沐浴人性本善的洗礼,通过接受正面的教化减少自己心里的罪恶感。就好像:长大之后会经常怀念高三的生活,简单充实、目标坚定,青春无悔,但要让你重新经历一次,那还是算了吧。
【关于风筝】
中国传统文化中,风筝代表着牵念。比如出门闯天下的游子,跟家中的父母,总连着一根叫做血缘的线。但在这本书中,大家的目的却都是割断它并引以为豪。结合中华文化来读,竟然切中要害。
【关于忠诚】
本书前几章节描写了“主”阿米尔和“仆”哈桑的“蜜月”时期,相信每个读者都为哈桑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感动。忠诚善良的哈桑,没有多少文化,却有着一颗赤子之心,可以对阿米尔毫无保留地付出一切。不知道这种忠诚,朋友和仆人的比例各占多少。朋友之情一般都是相处中逐渐产生的,所以哈桑这种天然的死忠,肯定有仆人的心理。更何况哈桑的父亲就是阿米尔父亲的仆人,哈桑就是“家生子”了。
不知为什么,我越是读到作者歌颂哈桑的赤诚,就越是想起鲁迅先生抨击的“奴性”——这到底是不是个好东西?如果背叛的人不是阿米尔而是哈桑,按照中国古代的做法就是杖责三十逐出家门?书中历史背景阿富汗的帝制被推翻建立共和国,本质应当是社会的进步。那么哈桑和阿米尔的悲剧,也就是历史发展的阵痛。哈桑,应该更适合被“温和地改良”而非“激烈的改革”,但是很不幸,很多国家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痼疾,非激烈的改革不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