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上完《少年闰土》。在深度学习的共同体课堂,教师角色的转变确实是一种考验。真正体悟到“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条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之道。
一、“撒网”后如何“收网”
在学习共同体理念下的课堂,高品质的学习设计,让问题变得富有张力。课前,我借助课后题和“走进鲁迅作品,认识到鲁迅写作之高超”这一上位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块,借助插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透过插图,让你关注到文章中那一部分文字,标注出来,写上理由。”
学生在经过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后,开始公共分享。在分享过程中,所有的观点,就像大海中的鱼儿,丰富又有深度。学生从闰土的外貌中品到独特的样子,从他的语言中感受到热情、见多识广、无拘无束、经验丰富、勇敢机智……从我的内心世界中感受到我的崇拜羡慕,对自己生活的不满。
观点在同学们之间碰撞,我就在黑板上默默记录大家的思考。渐渐地,很多同学提到了我和闰土之间的对比与反差,我的无知与闰土的万事通,我的少爷身份和闰土的仆人身份,我的崇拜与闰土的自信……
同学们自己登上了知识的高峰,在我在黑板上标注“对比”时,我犹豫了:“要不要反刍?如果反刍,学生肯定能够讲述,已经不需要二次深入思考,但是会不会在原地走了个来回?如果不,这么多观点如撒网之鱼,会不会因观点零散,学生的知识无法构建?”因为是公开课,时间不可以太长,我犹豫的瞬间下了决定,不收,学生已经跑到这个点上,不徘徊,继续。
在课后,很多老师提到了“知识提炼”,这一刻,我真后悔课上那瞬间的决定。的确,在深度学习的课堂,面对学生零散的观点,我们该不该“收网”很让人迷茫。
静静博士告诉我:“当学生观点已经超出老师的预期,达到了一个制高点,可以选择还学生一片自由。或许这一次,你在课堂上没有做知识的整理,看起来观点很零散,于掌握知识而言,似乎还缺少学生的构建,还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跟上。你想,学习并没有停止,当学生已经把所有观点已经探寻好了,是否需要老师帮助构建?能不能学着让学生自由地再次构建?不妨你去试试,让学生自己来,什么方式都行,把今天学到的整理出来。如果这样,不仅仅学到今天的知识,长此以往,那就是一种学会整理观点的终身受用的知识。”
听完静静博士的话,我释然了。的确,当学生已经把所有观点讲出来了的时候,教师的支持可以选择“无为”,只是不能把这些观点消散在空气中,让学生整理后“收网”。如果,下一次,学生的观点依然在面上悬浮,没有深入,我就要捕捉住它,让学生开展反刍,我的支持才真正有价值和意义。
好吧,给学生自由,我就尝试让学生整理。这,才是每个学生真实的知识构建。这次学习,对孩子来说,远比我带着“收网”意义深远。【点击】《少年闰土》学习整理单
二、“漏网”后如何“补网”
临下课,小梦已经完全进入了学习的状态。在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她站起来提出一个问题:
“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这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是谁?”
边上有老师提醒我,该下课了,我已经出了课堂,倾听处于松懈的状态,觉得“咯噔”一下,这个阅读能力不错的女孩怎么问这么幼稚的问题。“一切学生的问题,都有其问题背后的深意,我们要善待它。”话是我经常说的,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我着急下课,没有捕捉到这个问题开展“反刍”。
莫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我觉得太遗憾了,为自己的“捕捉”无力深深感到遗憾。怎么办?“漏网之鱼”如何补救。我知道,大部分同学也跟我一样,没有理解小梦。
第二天,我真的不想让这条“鱼”漏了。早读课上,我问大家是否还记得小梦昨天的问题。我让小梦再说了一次,带着大家反刍。
大家通过讨论,感受到这个十一二岁住进“我”的影子。我让小梦谈谈,她却说出了不一样的观点:这十一二岁的少年,其实就是所有像“我”一样生活在城里的所有渴望自由的人,包括现在的我们。鲁迅是在借这幅画,为千千万万的“我”发声,希望都能获得自由。精彩,自叹不如。
上课可以下课,但学习可以不分上下课,有趣的问题随时可以讨论,漏掉的问题,捡起来再来,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