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末农民起义中,有三个人物实现了从基层向人生巅峰的转变。一个是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当上了大明的开国皇帝,一个是渔民出身的陈友谅建汉称帝,一个是盐贩子出身的张士诚在高邮称诚王。三人之中,朱元璋是绝对的主角,陈友谅和张士诚无疑是陪跑者。关于陪跑也有不同的说法,“友谅最桀,士诚最富”,况且张士诚在民间的呼声很高,所以相对于陈友谅,张士诚在民间更有影响力。
张士诚出身穷苦“亭民”之家,以“操舟运盐”为业,后来与其余十七条汉子起义反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八条扁担起义 ”。作为义军首领,张士诚袭据高邮后便称王割据,不久便攻下苏州,势力范围拓展至苏南以及浙江、安徽、山东的部分地区。鼎盛时期,张士诚自称吴王,并与朱元璋屡屡决战,但最终兵败,自缢身亡。
张士诚死后,却化身为神。苏南一带的人民一直都很虔诚地供奉张士诚,并以此衍生出“挂天灯”、“焚九四香”等习俗。相传,张士诚的小名为“九四”,加之“九四”谐音“久思”,极具怀念之意。在泰州,张士诚则成为城隍神,民众开展系列“祭张王”活动。
由此可见,张士诚在民间的影响力之大。作为一代枭雄,张士诚执政期间贪图享乐,名声并不怎么好,民间为何会对其推崇备至,甚至还被尊奉为神呢?
张士诚在举事之初的形象还是比较好的。张士诚勤政爱民,大力减轻税赋,在他的治理下百姓的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加之,在他的势力范围内,张士诚革除了元朝的赋税弊政,一心劝课农桑,得到百姓的爱戴。
当然,这并不足以成就张士诚在民间的形象。在民间,尤其是苏南一代,朱元璋形象的恶化反倒让群众觉得张士诚的好。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苏州施加沉重赋税,人民苦不堪言,甚至一部分苏州群众还被迫迁往苏北、安徽一带。
张士诚在民间广受供奉还少不了文人的美化作用。张士诚生前喜欢结交文人,对知识分子给予很高的待遇。文人受此恩惠,免不了要对其粉饰美化,甚至歌功颂德。在古代,文人在民间的影响力很大,往往主宰舆论导向。如此,张士诚想不被群众认可,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