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不先生吗?”我问女儿。
“喜欢!”
“为什么呢?”我接着问。
“因为,有不先生在,就会有各种有趣的事情发生”,女儿毫不犹豫地回答。
“你觉得不先生是怎么样的人?”
女儿接着回答,“我觉得他是个神仙,来帮助小朋友。”
这位“不先生”来自绘本《西奥和不先生》。女儿在书店一众的绘本里,一眼相中它。
绘本封面的正中间是故事的主人公小朋友——西奥,他面带笑容地望向门口的小人——一位正说着“不”的先生。西奥和不先生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正是这样的疑问,吸引我们迫不及待的打开绘本,看下去。
《西奥和不先生》讲述的是一向老实乖巧的小男孩西奥,在“不先生”出现之后,打翻了碗、弄洒了果汁、搞砸了朋友的画,同时也拒绝了霸道的同伴、保护了小猫、远离了陌生人的故事。
这是一本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成长绘本,能够帮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让胆小的孩子学会说“不”,做内心的主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绘本最后附有北大发展心理学博士、亲子专家赵红梅,结合绘本内容进行的专业导读;使家长更好的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这段特殊时期,从而培养孩子勇敢独立自信的人格气质。
在读绘本之前,家长可以问问自己,你有真正给孩子说“不”的机会吗?你知道说“不”背后的心理成长吗?你会鼓励孩子和”不先生“做朋友吗?
01.家长要给孩子“说不”的机会
绘本故事一开始,便是“不先生”突然出现在西奥身边,然后事情就变得“糟糕”起来。
妈妈对西奥说的,“要来吃早饭吗?"、“你能把这些擦干净吗?”、“快点,我们要去幼儿园了。”
"不先生"统统抢先回答,“不!”
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大概会抓狂甚至崩溃吧。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能乖巧听话,不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呢?
我一度觉得,这绘本会不会“教坏''孩子呀?这时,我想到之前看过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书,里面有个女孩说过这样的话:
在母亲心目中,一个决定的做出,只要小孩子发表过意见,做父母的就符合“民主”的条件了,这同时也暗示了一个危险,母亲认为她不必认真聆听孩子的意见。
我们大概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家老实听话,而在外面能懂得拒绝、勇敢说“不”;这样不就类似那个“假民主”的母亲吗?
一直顺从、老老实实的孩子,在面对一些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时,怎么会有勇气去坚定地说“不”呢?
所以,需要改变观念的是家长;我们需要给孩子,学习和探索“说不”的机会。
02.说“不”背后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发展心理学领域内的研究者们认为,当一个个体能够区分出镜子里的人是自己时,说明此时个体具有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存在,很多时候会表现为自我、自私以及自利,即个体一切言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做自己。——赵红梅
正如绘本中的西奥,也不愿意去打扫自己弄洒的果汁,也不愿意给霸道的弗里茨巧克力。
是的,“不先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一部分,是他们在不断探索“我是谁”;而这个阶段从孩子一岁四个月就开始了。
他们可能会拒绝与玩伴分享玩具;可能会在涂色中拒绝参考配色,把画面涂得十分“狂野”;可能会拒绝家长给他们搭配的衣服,然后把自己穿得奇奇怪怪。其实,这都是他们的探索行为。
在《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一书中,便提到:
父母如果鼓励儿童的探索行为,儿童就会变得更加独立与自主,如果儿童被限制和过分保护就会变得自我怀疑。
的确,孩子”说不“的这种探索行为,会给我们家长的管教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我们更要看到”说不“背后的意义,是希望孩子成为更独立和自信的个体。
03.鼓励孩子和“不先生”做朋友
给女儿读完绘本,我问她,你最喜欢哪个部分?
她说最喜欢的一页是,霸道的弗里茨向西奥要巧克力,西奥很紧张,不敢说“不”;但“不先生”不怕,拒绝了弗里茨;西奥很开心,向“不先生”道谢,“不先生”变小了一点。
我接着问女儿,以前你们幼儿园,会有“欺负人”的小朋友吗?
她想了一会儿,告诉我,“有啊,有一些小朋友会比较调皮”。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在各个平台提问,自己孩子被抢了玩具,却无动于衷,怎么办?孩子容易被欺负,不懂拒绝,怎么办?
小朋友在社交中,一定会遇到各种不同性格气质的孩子。我们需要教育孩子,不要去“欺负”其他小朋友的同时,也应该鼓励他们,在遇到“被欺负”时不示弱、保护好自己。
学会说“不”应该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再到娴熟驾驭使用,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变得更加愉悦、自信和成熟。
我们应该家长鼓励孩子掌控自己的内心,和“不先生”做朋友;并且积极的去引导孩子在适当的情景下去说“不”。
《西奥和不先生》是基于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这个特殊时期而创作的,是一本非常适合亲子共读的绘本。
对于孩子,通过绘本,可以学习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学习在恰当的情境下说“不”。
对于家长,通过绘本,可以正视孩子说“不“的行为,鼓励和引导孩子成为勇敢自信和独立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