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书翻过一遍,不会再看第二遍。有些书翻过一遍,之后再翻只会看其中一部分。有些书看过一遍,过些日子还想再看,过几年还想再翻,常读常新,每次读总是有新的感悟,《光耀生命》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1. 关于作者
《光耀生命》的作者是印度瑜伽大师B.K.S.艾扬格,是第一位从20世纪50年代就离开印度前往西方传授瑜伽的瑜伽大师。其瑜伽习练以姿势的精准,着重练习顺序,使用辅助器材,以及公开着重介绍呼吸法等特色形成的一种独特风格的瑜伽体系。即Iyengar瑜伽,是当今世界最为广泛练习的一种瑜伽派系。
2003年,英国牛津词典将“Iyengar”即艾扬格作为词条正式收录。英国BBC电台称之为“瑜伽的米开朗琪罗大师”。2004年美国《时代》周刊将他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赞扬他“不遗余力地教授和推广,才使瑜伽称为全球的健身运动。”
《光耀生命》是艾扬格七十多年瑜伽修习所得智慧之精粹。艾扬格本人的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1918年艾扬格出生在印度,他的家族属于婆罗门种姓。母亲怀他的时候染上了流感,他生下来就是病泱泱的,胳膊纤细,两腿瘦削,肚子很难看地鼓出来。大家觉得他不可能活下来,经常取笑他。虚弱和病痛伴随了艾扬格的整个童年时代,糟糕的健康相伴而生的是糟糕的心态,沉重的忧郁经常侵袭着他的心,有时他会问自己:如此烦恼的生活还是否值得去过。
十四岁左右,艾扬格姐夫看到他的健康状况很糟糕,就给他制定了严格的瑜伽练习计划,期待他在接近成年的时候有基本的健康和精力来面对生活的考验和挑战。之后时来运转,艾扬格在姐夫的瑜伽学校开始了瑜伽的修习。
十八岁,艾扬格前往印度浦那传播瑜伽。身体成为了他了解瑜伽的第一件工具。体式的修习带来了惊人的健康效果,渐渐的,他从一个病弱缠身的小孩成为了一个相当健康的年轻人。
1973年,艾扬格妻子去世,从此独身没有再婚,2014年8月他在印度浦那一家私人医院去世,享年96岁。
2008年10月,《光耀生命》在中国第一次出版。在中文版前言中说:得知我的著作《光耀生命》之中文版即将面世,甚为欣悦,深切期望我的终点会成为你的起点。
有幸的是,第一版的第一时间就读到了《光耀生命》,书中那闪耀的思想和钻石般发光的字句,一直照亮着我默默前行的路。
2. 关于身
书中提到,艾扬格拒绝了成为弃绝此世的出家苦行的要求,表示自己想过普通的居家生活,要经历所有生活的苦恼与考验,并把瑜伽带给与他有着相同生活经历的普通人。
多数人的愿望都是相同的,多数人只是需要身体与精神的健康,觉悟与智慧,安宁与自由。作为动物我们游走于大地;作为灵性的寄居体,我们与群星为伴。作为人类,我们介于两者之间,在追寻永恒与深远的同时,努力协调我们在尘世的存在。
每个人都可以开始自己的内心之旅。生命自身寻求完满,恰如植物寻求阳光。苏格拉底劝解人们要“认识你自己”,而认识自己就是认识自己的身,心与灵。
《光耀生命》在导言和第一到第三章里,艾扬格通过瑜伽体式的修习告诉我们每个普通人,如何开启身心轻安的内心之旅,那就是开始瑜伽体式的练习,找到自己的身体之安稳与体能之活力。
我们的这个“肉身”不仅仅是我们的物质存在---我们的皮肤,骨骼,肌肉和内脏。我们的身体无法与我们心和灵分开。我们不应该像某些苦行者所说的那样忽视或否认身体。同样的,我们也不应该执着于我们的身体---凡尘的自我。
艾扬格在本书开始,是以瑜伽的八支分法来探索内心之旅,这是他作为瑜伽习练者的宝贵经验。瑜伽八支分法如莲花八瓣,顺次向修行者展现,相信每一个瑜伽习练者或是教练者对这个术语并不陌生,即使从未练习瑜伽者,翻阅此书也不会有理解上的障碍。关于瑜伽体式的练习,可以翻阅艾扬格1966写的那本《瑜伽之光》,可以和《光耀生命》对比阅读。
我们都知道心情可以影响身体,比如:“你显得很沮丧”,“他看起来垂头丧气,没精打采的。”瑜伽的练习是通过身体影响心情。“抬头”,“挺胸”,“站直”,等等。体式的练习是进入内心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要用哪个体式来塑造内心。就如同中国人讲“以身修心”。
书中指出在瑜伽体式练习和呼吸控制的练习中,充满大脑的压力得以消减,大脑得到休息,紧张得以释放,神经得到安抚,肺部的僵硬得以松弛。身体各种机体得以和谐运作,我们就能够以淡定之心生活在尘世的喧嚣无常之中。
成功属于修习之人。仅仅阅读神圣的经典不会获得瑜伽的成功,经典是基本的助力,但没有修行,经典只具备理论意义。哲学之证明在于是否可行,在于是否能够体现于你当下的生活现实。说的是瑜伽练习的收获,艾扬格在《光耀生命》的字里行间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瑜伽的练习。
他这样说着瑜伽:如果雨没有来,就会有干旱、饥荒;如果你没有练瑜珈,如果你不灌溉自己的身体,你的身体就像干旱,饥荒一样的得到无可救药的疾病。你只能接受他们,做走向死亡的准备。……
可你分明听见他在说::要学会生活在尘世。我们需要健康的身体才能培养健康的心灵。健康的树木才会结出丰硕的花果,才会慢慢获得健康的品质:慈,悲,喜,舍。
所以,《光耀生命》前半部分一直在告诉我们:身体是一座庙宇,好好的珍惜清扫它,让爱与喜悦住进来吧。
3. 关于心
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胸肺,呼吸的能量以及明亮的眼睛,能够反映出他内心的觉性和清醒。艾扬格通过七十多年瑜伽的习练,在《光耀生命》里告诉我们,通过对身体的呵护,通过对呼吸控制的练习,获得自我的控制力量,可以达成持续不断的身心转变,那就是认识自我。正像中国智者老子所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止不殆。
同时也告诉我们,就像接受我们身体的僵硬,和病痛一样,学会做那些我们不得不做的事情,学会随顺,顺势而为。
本书第二部分,通过心体之清明和智体之通达,深入浅出的引领我们认识这颗心。心最大的特征是聪明,聪明不是智慧。心是属于个人的,活跃的,外向而易逝。心善于筛分与拣择,却不善于做出决断。所谓人的心,无论是聪颖还是愚蠢,都装备着一个单纯而本能的生存工具,即“重复快乐逃避痛苦”。心进入未来,身留在过去,而我居于现在。在瑜伽体式练习中我们可以学会协调三者关系,从而将心中的念相化为我们生活的实质。
《光耀生命》中,艾扬格随时告知我们,瑜伽体式的练习无比的重要,不好好呵护这副肉身,就无处安放这是种跳跃的心,始终心猿意马。他告诉我们正确的身体打开方式,正确的睡眠,借以打开我们创造性的心灵。如果我们全心投入于每一天,我们就可以获得清明的良知。清明的良知又可以给我们带来安宁平和的夜晚。
所以瑜伽的练习是属于内心的。通过专注膝盖,胸腔这一点,让散乱的心得以聚焦。慢慢的,这样心性的修养就会带来直接正确的真知灼见,可以转变我们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推进我们的和谐安宁的内心之旅。
这不是简单的以身养身的瑜伽,而是以身养心,以身养智的瑜伽。当瑜伽柔软了你的身体,你的心也会慢慢的柔和起来,以温柔之心面对世间和无常,即可获得自由。
4. 关于自由
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怎么。而是要学会应对不确定性,这是一种伟大的生活艺术。
艾扬格通过日日精进的瑜伽习练,告诉我们,智慧与努力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他说,没有透过实际练习,你如何能说自己维持警觉与觉察?你或许会不自觉回到你过去一直已来耽溺享受的生活方式。对一个舞者而言,他能够一年之中完全没有练习,仍给出好的演出吗?对瑜珈人来说,这点是一样的。
要学会训练我们自己的头脑和心灵,身体与气息既艰难又简单,没有任何幻想的余地。瑜伽的习练的开始不是在瑜伽馆和健身房的那个瑜伽垫上,是在每时每刻。一个心性自由的人,他的生活虽然在高明的智慧境界中,但他的双足也坚实地他在大地之上。他洞明世事,待人接物一如平常,不离实际。
《光耀生命》的这一篇章,读来或许你觉得玄妙,如果读者之前有了国学或者佛学的基础,也不会觉得太过理论。如果你已经是个瑜伽习练者,那么值得你反复阅读,并落实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否则那只是体式的表演。这个世界一向不缺乏表演。
5. 关于译者
《光耀生命》的译者是杨玉功,他还翻译一部作品是Hermann Hesse(黑塞)的《悉达多》。
他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修养,正好和本书很契合,都是东方的智慧。文笔流畅通达优雅,读起来有时倒不觉得是一部翻译作品。译者虔诚的心,都在文字里,他谆谆教导着:一个人如果能够循着书中指示的路径踏上自己的内心之旅,生命的快乐与圆满就不在是遥不可及的梦境。
西谚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禅宗说:万法归一。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艾扬格说:瑜伽是一。
有时看一部翻译作品,我会看译者。而此书的译者也是我钟爱此书的原因之一。
曾经看到一句话,大意是瑜伽的练习不是当下你做到哪个体位,而是年过九十你依然可以弯腰系鞋带。我想瑜伽带来的不仅如此吧,而是九十二岁了,还可以双眼明亮,思路清晰,如杨绛先生一样写出一本书《我们仨》。
延伸阅读《瑜伽之光》,《瑜伽之树》,《悉达多》。感谢您的阅读,如喜欢,请点亮❤。
文|七徽 无戒21天写作训练营 第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