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有趣、有法的课堂是怎样的?这样的语文课堂应不止存在于美好的描述中,更应该是教师能够使之真实呈现的扎实的每一课。学生看得见的成长,确乎在于教师每一步的渐次引领之中,在于教师的课堂理念乃至日日践行的坚持之中吧?
下午参加学区本年级组的教研活动,听了两节课,课后教研中教研员朱老师的一席话令人深思,它若一缕清风,令人心底清朗豁然,受益匪浅。“要无限相信我们的学生”、“老师要想办法打开学生们的脑力”、“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内外找到存在感”、“让每个孩子都有表达欲、话语权、存在感”……培养学生“六大”能力:大声、大胆、大方、大气、大善、大美乃至大爱(格局大,有情怀)。
这些当然不能是空话,不是空中楼阁,一切要根植于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根植于每一个教学目标的切实落实中,更应该先扎根于老师的心底。态度决定行为,思想决定行程,首先意识上要有突破,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冲破行为之惯性。
教学设计的精妙来源于什么?除了深耕教材,透彻理解教材,更需要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设计之精妙要通过学生的习得展示过程来呈现,要使之经过这一学习的过程能有看得见的变化,语文教学有章可循吗?
一定有规律性的东西,所谓教法技巧,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达可殊途,结果应同归。每一步设计的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或者架设什么样的桥梁帮助学生达成目标?这期间需要老师的精心乃至有针对性的指导,要使指导过程看得见,而不应该只是将看得见的结果一股脑儿地“硬塞”或美其名曰“奉送”给学生。
想想有时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总会有“着急”的心情,总怕学生体会不到自己所预设的内容,过于注重结果或者课堂的完整性,而缺乏相应长度,相应时间的等待。“静待花开”,花开时的美丽绽放也绝不是一日之功,其前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酝酿,相当长时间的风霜雨露的滋养啊。静待花开,待,等待,多一些等待,于老师也往往多领略一番精彩,于学生则是看似静默中深潜的成长之张力。
教学的确是语言艺术。丰富的评价语言,好的过渡语,都可将教学自然推进至下一个阶段,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喜欢朱老师的表达,充满深情,每字每句都渗透着对教育的深情。她说课进行至一定的阶段完成一个大的环节要记得打结,打结的语言一定要有,要一锤定音。这同我之前在燕柳学到的东西是那样的相似,只是学过的东西没有记起,没有施用,学了多少都不能算是自己的,唯有真有体验感悟才能内化为自我智识的一部分。
内容经透彻理解,体会其间情感,就要指导感情朗读。唯有理解透彻,走到角色之中去动情体会,才能摆脱理性的束缚,让学生的情感自然流淌,才能使之不再仅为完成任务而学,而是发自内心意愿想学,如此才能自然习得,水到渠成,情感上得到熏陶,知识上得到丰富与充实吧?兴趣与情感融乎其中,语文学习才能成为快事乐事。
语文缺少不了朗读。朗读的情感容量发乎于心吧?多次听说《朗读者》,其实一直没有时间系统将之看一遍,每天的忙碌忙碌,无边的琐碎琐碎啊,如若全无意识有意去寻求成长,这无边的琐碎与惯性惰性的牵引定会使一个人陷入无法再拾起的平庸。平凡很好啊,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之一员,无数平凡之寻常,那是真实生活之掠影。平庸却总有一种向下的推力,使你愈来愈没有个性,淹没于茫茫人海。
关注每一个孩子。小组合作学习为什么总要求每组一号去汇报回答所谓的学习成果?肯定是有问题的。形同虚设的东西不如不设。不增效,反而增负,何苦来?自己难为自己,我们却往往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带进低效的深渊。
如若去关爱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所谓的小组合作一定是要分工明确的,也一定是要老师长时间去训练的,评价机制也一定是要建立,并能起到有效激励学生之作用的。发言不应是个别学生的专利,那些永远不愿主动发言的学生怎样调动起开口说话?其实课堂上往往关注还不足够,方法还需慢慢探索。一个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兴趣的养成大可能始于老师一句可能跟很是简单却是深入其肺腑的言语吧?
课后零散思绪,暂记录之。语言借由思维而自成系统,经由语言的梳理,思维更具条理性。虽不一定都能做到,但意识所到,态度之改变,始于零星点滴,积跬步渐积累,终有望可达之。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