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的一篇文章中写到多数人“心底的恶魔”是太多的“应该”。这“应该”总是提醒一个人,不停地奔跑,追逐,疲惫不堪,没有停歇。
坦白说,我也不喜欢应该这个词。可是,我们也的确是在无数个“应该”中长大成熟,然后继续教育下一代“应该做什么”。
“应该”是什么意思呢?
这些话你熟悉吗?你听进去了吗?
对自己说,我应该变瘦。我应该多挣钱。我应该好脾气。我应该多学习……放在心里默默重复这些时候,心里很沉重,充满压力,好像眼下的自己很差劲。这是在给自己讲道理,让自己改变。理智上接受,身体是抗拒的。
如果不信,你试试,早上醒来,对自己说:“我应该早起!”身体里两个小人开始争吵:
“要是不用早起该多好!”
“切,没前途的人才会赖床!”
……你最后还是起来了。
什么都还没做,你已经没精打采。
如果别人说你,你应该勇敢一点。你应该认真点。你应该成熟点。你应该大方点……
你会怎么做?第一反应绝对是反感。你会想:你又不是我,凭什么对我指手画脚?我就那么差劲吗?也许你会微笑着点头,实际上怨恨不屑;也许你会脸色突变,拂袖而去。也许你会很沮丧:原来,我在大家眼中这么差劲。其实,别人是好意呢!但在非原则问题上,我们就不喜欢“应该”这个词。
“应该”这个词,有点强求,否定的味道。尤其心情不佳的时候,要是身边再有个人不停地“你应该……你应该……”,这天很快会被聊死。
这个词到底应该怎么用?我建议少用,慎用。对自己有要求,想法,遵从内心,学会召唤内心的力量。
早晨醒来,告诉自己:“我喜欢变瘦的自己,起床!”
到了办公室,告诉自己“我喜欢认真工作的自己!”
回到家,告诉自己:“我能控制自己脾气,好好陪伴孩子!”
一切会越来越好。
对待他人,提出个人建议,初衷是好的,怎么说?
“你试试,好吗?”
“你看看,怎么样?”
“我希望……”
“我的建议是……”
相信沟通会更高效,问题得到有力解决。
每个词语,每个字都是有色彩,有温度,有力量的。生活中,愿我们能够彼此温柔以待。
题外话:
作为老师,和学生沟通是时时处处的事。尤其是些行为习惯的问题,我想我得到改改自己的表达习惯了。
“你应该考到90分钟。”
“我特别期待你考到90分!”
你喜欢哪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