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播出的电视剧《五鼠闹东京》着实让我心痛了一把。编剧大胆拼接情节的想法其实我是很喜欢的,但是扭曲的人物性格,胡乱添加的女性角色,让我欲哭无泪。难道石老先生的作品真的那么拿不上台面吗?女性少的剧有错吗?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莎翁的作品。同样是几百年前的作品,BBC也没少将莎翁的作品拍成电视剧,那为何没给亨利五世加个红颜知己?理查二世身边的女人好像也不多,到了中国的古典文学,怎么就被改成这样了?
那么,首先,我们要说莎翁的作品为何能跨越时空。三个字:普世性。他的作品直击人性中的贪婪虚伪,生活中永远离不开的权利欲望、社会不公。即使在现在我们依旧能找到主人公的影子,现实社会也仍旧逃不开莎翁曾经的文字。因而我们在读莎翁作品的时候,有一种亲切感,仿佛这一切就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
我自然不敢拿石老先生去比莎翁,我只是想说,作品的不朽,在于其中反应的种种在当今社会依旧存在。好的作品能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的弊端,无需迎合时代的改变,其本就具备穿越古今的能力。
在现在,死要面子的颜查散缺乏吗?为了女儿不受苦生生拆散有情人的柳员外没有吗?那风流倜傥,武功才华卓群,却被兄长惯得负气任性的锦毛鼠与现今不少独生子女不像吗?温润如玉,一身正气的南下展昭不就是典型的乖宝宝吗?
同样,当今,钱,权二字不也依旧害死人吗?冲动之人依旧逃不开襄阳楼;某些封建迷信的思想依旧毒害着人心;官二代富二代的闹剧还依旧屡见不鲜。
在深度和广度《三五》恐怕不及莎翁的很多作品,但它却是实实在在更加贴近中国人的生活,值得我们今日再读再拍。《三五》中有值得我们去挖掘的人性,有可以反应现实的情节,那编剧又为何要致力于跌宕起伏的剧情呢?
是的,扣人心弦的情节让人欲罢不能。但我们更应看到,曲折故事的背后是复杂的人性。正是有了让人琢磨不透的人性,故事的发展才总能出乎意料。一味地追求情节的离奇,实则上是舍本逐末匠气十足的行为。我们更应深入人性,让丰满的人物带领情节的发展。这样,好的作品自然呼之欲出了。
中国历史上不乏优秀的小说作品,希望广大编剧们借用的不光是故事情节以及时代背景,还有其中深刻的思想,从而拍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古装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