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一下关于选择的问题,也是近期看了一本书叫《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类的经济行为。
书中施瓦茨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幸福意味着拥有自由和选择,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相反,选择越多,幸福越少!究其原因,施瓦茨认为,首先,当人们面对更多的选择时,反而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的选择总是受到锚定效应、框架效应、心理账户、损失厌恶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其次,即使人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也不一定会感到满足,因为适应效应、比较、机会成本等因素会降低我们的主观感受。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我们是怎么受到这些心理因素影响的:
1、锚定效应vs 框架效应
两者的相似之处就是,当人们在做出某件事的抉择的时候,会将某些特定值作为参考,而不是从事情本身的需求出发,比如股票当前的价格确定就会收到过去价格的影响,往往人们越是以以前的或者一些经验值作参考的话就选择越乱,反而也无法确定最佳值。
2、心理账户
人的大脑中存在一种心理账户,会将自己的经济价值自动划分账户,然后根据不同的价值来做出选择。
作者举了个生活中的例子:
如果你要去听音乐会,每张票500元,在听音乐会之前你丢了500元钱,你还会去听音乐会吗?
大约90%的人还是愿意去。
如果你去听音乐会,每张票500元,在听音乐会之前你把票丢了,你还会愿意去再花费500去买一张票吗?
大约一半的人不愿意去。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人们之所以做出不同的决策是因为大家用自己的方式定义心理账户,不同用途的钱用在不同的地方,如果这笔钱用完了是不能动用其他账户的。我们之所以有这个心理账户,因为我们自己认为我们的心理账户里面的消费者是最佳值,能够满足自己的消费最大化。
3、损失厌恶
损失对人的心理影响程度比获得相同收益的愉悦感更强烈。
人们往往会对因为自己的选择之后带来的损失更计较,而且也更加记忆深刻,而对因为选择获得的收益没有太多的愉悦感,因为没有选择的东西都存在着无限的可能。
人们总是因为这些因素而给自己的选择设定界限,从来让选择成为人们的负担,而越多的选择就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感,有时候选择会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很多事情就都搁浅了,有时候很多人会说不知道如何选择,陷入一种消沉的被动的境地,最终只能不去做选择,就是安于现状了。
4、比较心理
人们凡事都喜欢和别人比较,好像活着就是为了别人一样。每次自己选择东西后,发现其他的人的比自己的要好,立马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甚至开始懊恼,因为选择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金钱,结果还不如别人的好,这样的幸福感几乎就没有了。
最后书中给出了11个锦囊,让人们做出明智的选择:
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选择上
成为选择者,而不是捡拾者
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别太在意机会成本
尽量做不可逆的选择
告诉自己不后悔
为适应做好心理准备
避免比较
我本身就是一个选择恐惧症患者,每当面临选择我会无比的痛苦,以至于冬天想买的衣服不知道选择哪个颜色而纠结到了夏天,夏天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如何选择款式而到了冬天,这些其实是可以搁浅的选择。但是有些选择是必须要快速做出的选择,比如填高考志愿,只给你几天的时间,你不做出选择,机会就没有了,如果这时候你想的太多那么就会影响你的选择。
我个人认为做好选择的几点因素:
1、认识自己
其实做好选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认识自己,说更深刻一点就是懂自己,如果你真正知道自己的喜好,了解自己的内心,你不至于不会选择颜色,款式,不至于在选择面前惊慌失措。
2、用排除法快速行动
既然选择不了,那就去排除,比如你喜欢一款牛仔裤,但是又不知道适合自己与否,于是,你就去买了,试试,发现不适合自己,那么就告诉自己以后都不要尝试这种,那么就可以快速进行下一步的选择了。另外,如果把所有的选项都排除到最少,那就是没得选了,当没得选的时候反而更好选择。
3、急迫选择法
很多时候,如果你给自己留的时间越多,越难选择,时间急迫的时候能快速准确的做出决定,而且当后续回想起来也不会太失望,因为你会告诉自己因为当时时间紧这样选择已经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