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风一直都特别的悲情,多年未改的习惯,可能是自带的江南的柔情和一个瘦子这两种特质的原因吧。今天啊,端午啊。三年没正儿八经的过过,记忆中我在这天应该早晨8点左右起床,然后扫一下楼下的地面,当然,我任然学不会妈妈的那种认真,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她会二次加工,把床底下,各个角落,还会把我小小的骂。那么,我就去扫前坪吧,用那种竹制的扫帚,普通话我不知道是咋说,最好听的往往是赋予了乡情的东西,尤其是当一个人身处异乡的时候,会把原先属于家乡的一切都毫无理由的没有理性的放大,并且也把当时无论什么情感都全部定义为美好。差不多9点,我爸大概就从冷水冲(一个算集市的地方吧,其实也没有严格的集市的定义)回来了,会买包子和粽子,作为早餐。还会买一些芹菜,和牛肉一起炒,还会有其他的一些配菜吧。我小时候总喜欢说我要吃5,6个包子,他们总说我‘侯多‘(贪多)。我总不以为然,并坚持己见,并自食恶果。哪怕是现在,我也没有那样的食量。早饭过后,父母会去扯”鱼腥草“,做凉茶用的吧,还是在这天扯了,晒干,以后做凉茶。哦,可能还会有艾叶,我家后山就有,但一般不插门上,因为不太容易插吧,或许有别的原因,我不知道的。煮蒜,那真的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我就吃过一次,我大伯煮的,那时候他特别喜欢我,那时候感觉他们都特别喜欢我,真的。现在的自己不会拒绝一切带回忆的东西。再之后,我就看电视了,那个时候我没有手机,3G都没出来,一切通讯 的祝福大多是靠短信。一切都特别的简单啊,连在房子里看电视都笑得开怀。或许稍微过些时间,就会有堂哥骑着摩托车来我家,叫我去香姑姑家,或是别的亲戚家,美其名曰拜节,当然更多的也是拜节吧,顺便可以联络联络感情,顺便可以吃一顿姑姑家的大餐,至少一大圆桌的菜,至少一圆桌坐不下,真好。饭后,会打扑克,我们那边叫跑的快,16张牌,我只有在那个时候才特别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而我,一直在练习这学习那种智慧,毕竟每次我是特别热衷于坐在某个哥的身边来观战的。估计待我以后参加工作有收入来源的时候,也无一例外的必然加入他们的实践行列,而我想说,我一直在等着那一天的到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直不认为农村打牌是一种糟粕的文化现象。如果没有扑克和麻将,那么,你让我们那的人的精神世界寄托安放在何处呢。
好像以前的端午就是那样过的,有吃上面的继承传统,但并不是一味着有了粽子就有了端午的味道,真正的节日,更多的是对于与现世人的一种情感的联系与融合。这种方式的实现不仅需要有表征某种节日特点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对于从小就养成的过节日的习惯的延续,并且也应该将这种习惯潜移默化的交给自己的下一代。
而我所有的节日都只与家及那些哥哥,亲戚有关。
而我,已处外地三年,可怕的是不知道还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