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中国的本土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两个不同的文化流派,儒家与道家有一致、也互相补充的一面,也正印证了《系辞上》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说法。今天分享《系辞上》第五章上半段的笔记,原文如下: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应用之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应用之道。宇宙万物在未动之前,那个本体是寂然不动的,是无阴也无阳、不动也不静、无是也无非、无善也无恶的境界,也就是“道”的本体。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一个是本体之道,应用之道。这里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在“用”上的。
宇宙之间任何东西,都是一阴一阳。万事万物只要有正面就会有反面。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天地之间,任何一件物件都同时负阴抱阳,也就是同时有阴有阳。
所谓“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单阴独阳是不能有成就的,必须要阴阳配合。比如,中医会说你身体阴阳不调和,便是有了病,阴阳调和就没有病了,从另一种方面来说,中医是调节人体的阴阳,使人的身体阴阳达到平衡,让人的身体自己把病去掉。
一阴一阳虽然是有正有反,但是调和正反的,不是矛盾的对立,而是均衡。一阴一阳要达到调和、均衡,便得了道,不均衡便不得道。所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是讲应用之道。
知道与实践
“继之者善也”,“继”就是继承。“善”,是天地的善,天地的作用就是生养了万物,如何生养万物,一阴一阳的平衡,就像瓜农种西瓜,同样都是浇水、施肥,但长出来,大小质量都不一样。
因为你觉得该浇水了,就浇水了,但是有些瓜,待的地方土壤密度不同,浇水了,它就烂在那里了。其实它不想让你浇水,你浇水后它连气都透不过来,结果就变成了裂口瓜。对于这个瓜来说,这个瓜这辈子算是毁了。
所以说“善”,也是合理的、平衡的。教育孩子不能一味这溺爱,关心过度,或者严厉过度,都会适得其反,也是这个道理。
“继之者善也”,继承一阴一阳这天地最根本的原理,便是“善”。光继承还不够,还要来“成之者性也”。要想有所成就,光靠知道是没有用的,要有善行的成就才可以。天地就是把“善”,用到了万事万物当中,万事万物才得以生长,这也是天地伟大的地方。
网络上流行过一句话是,“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为什么?因为你只是听了道理,没有去实践、去付出行动。
可王阳明曾讲,“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就是说,知、行不是两件事,它修炼的是一个功夫,知是行的开始,而行也是知的表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
所以,“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就是要去实践,你所明白的道理,那才是真正的继承。
儒家与道家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强调仁德、仁慈的人看到这个“道”,他的观念就是仁。,讲究智慧的人看到这个“道”,他了解了这个道就叫智。
有人认为,“仁者见之谓之仁”,是指原始儒学的看法;“知者见之谓之知”,是早期道家的看法。
站在儒家仁者的立场,儒家看《周易》是提倡“仁”的,体会到天地生物的德性,于是歌颂天地的仁德,认为天地最关键的德性就是“仁”。
站在道家的立场,老子、庄子就是“智者”这一类。因为老庄是冷静、理智、客观地观察万物。
所以,理想不同、角度不同,观念也就会不同。同样一本《红楼梦》有人看出了管理的人情世故,有人看出了诗词歌赋,还有人看出了养生的菜谱,等等。这就是“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传习录》中有一段,陆澄问的话:
(陆澄)曰:澄于“中”字之义尚未明。“
(王阳明)曰:此须自心体认出来,非言语所喻。“中”只是天理。“
(陆澄)曰:何者为天理?
(王阳明)曰: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陆澄)曰:天理何以谓之中?
(王阳明)曰:无所偏倚。
(陆澄)曰:无所偏倚是何等气象。
(王阳明)曰:如明镜然,全体莹澈,略无纤尘染着。
在这里王阳明说,天理就是“中”,无偏无倚。人欲即超出了人正常需求的欲望,比如吃饭,饿需要吃饭是天理,但顿顿大鱼大肉就是人欲。还有财、色、名,等。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就是人欲,王阳明说,能去除这些私欲即可做到心中纯乎天理。能做到心中没有私欲,无偏无倚,就是圣人,也就是得道的人。
所以王阳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便是《系辞》讲的,“百姓日用而不知”,我们普通人也有道,而且天天都在用这个道,可是我们却不知道这个道是什么。“故君子之道鲜矣”,“君子”是指能够真正彻底了解《易经》之道的人,“鲜”就是少的意思,这样的人太少了。
老子《道德经》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其中也提到,圣人只要满足正常的三餐温饱即可,不追逐声音之娱,不去追逐奢华的生活。
正所谓,“世人皆具慧心,淡泊方成圣贤”,圣贤之心藏于每个人的心中,而道也是人人皆可修,不管是圣贤还是道,都是同样的智慧状况,他不会拒人千里之外,只要保持淡泊之心,最终便可悟得。
“道”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心中,那得“道”的人为什么这么少呢?因为我们的心被欲望、杂念蒙住了。所以说,“故君子之道鲜矣”,得道的人太少了。
差不多就到这里了,我的理解不一定是全对的,我只是把自己的一些心得提出来,这是我学习《系辞上》第五章上半段的笔记,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