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颗粒度,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词语及概念,觉得很值得跟大家分享一下,了解时间颗粒度,对于了解我们自己的时间管理和理解尊重他人的时间很有帮助。
之前网上流传过一张王健林的行程安排表,这位60多岁的中国首富,早上4点起床健身,然后飞行6000公里,出现在两个国家、三个城市,最终,晚上7点赶回办公室,继续加班。
时间颗粒度,就是一个人管理时间的基本单位。有人的时间颗粒度是半天,有人的时间颗粒度是1个小时,根据行程表可以看出,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很细,大约是15分钟,更有甚者,时间颗粒度为5分钟,比如比尔·盖茨。
2002年,比尔·盖茨到访中国,在北京香格里拉参加一些重要会面。微软中国的同事们为了他的到来,一遍又一遍测量,从电梯口到会议室门口要走多少步、几秒钟。比尔来了之后,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握手、签字、拍照、离开,几乎分秒不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颗粒度,王健林是15分钟,盖茨是5分钟,大部分人是1小时,半天,甚至一天
时间颗粒度的差距,可能会让我们难以理解他人的做法
比如央视某主持人有一次采访王健林,她和摄制组迟到了3分钟,结果王健林当着他的面,坐着车绝尘而去。这位主持人感慨说,一分钟不等,一点脸不给,老王就是霸气。其实不是王健林霸气,而只是时间颗粒度也许是1小时的他,无法理解,对一个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的人来说,3分钟意味着什么。
我们身边也会有很多这样的场景发生,当我们面临考试.分秒必争的看书备考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时间颗粒度真的是5分10分钟,朋友找我们聊天,也许只是花费半小时的时间,但是对于时间颗粒度为10分钟的我们来说,确是3倍的时间颗粒度,所以朋友可能不会理解我们的做法。
时间颗粒度为1小时的人,去评价一个时间颗粒度为15分钟的人的行为方式,很容易会说:至于吗?
时间颗粒度为1天的人,喜欢说:我要来北京玩,你在北京熟,带我到处逛逛呗。
时间颗粒度为半天的人,喜欢说:你下午在办公室吗?我过来找你聊聊天。
时间颗粒度为1小时的人,喜欢说:我有点事,一会儿就到,一会就到,你等我一下啊。
因为时间颗粒度的不同,对于行为的理解就会不同,所以当别人不带你去逛逛,拒绝你的临时到访,不谅解你的迟到,你要理解,那只是因为他的“时间颗粒度”和你不同。
想一想我们的时间颗粒度是多长时间呢?那要如何提高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呢?
1.时间颗粒度,会随着你越来越成功,时间越来越值钱,变得越来越细
2.通过感知时间,提高时间颗粒度,现在的电脑、手机都自带日历工具。可以学习把所有行程安排,都必须放入日历,而不是大脑中,然后利用工具,逐渐管理越来越细的时间颗粒度
3.可以通过记录时间账本的方式,就像我们记录花销开支,记录每一笔钱都花到哪里去了一样,记录时间也能让我们知道时间都花到哪里了,时间久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就会增强,越来越能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和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