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表达个人对于像阿图.葛文德这类人的敬佩,这些人道主义医生巨细靡遗地关心着病患的需求,不论它是情感上的还是生理上的,不会只是简易粗暴地把他们当做机器来修理。在当下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氛围里,这种做法弥足珍贵。
关于这本书,最令人发省的问题就是如何去看待自我衰老和死亡。尽管两者无法割裂, 但相对于死亡来说,衰老其实才是最可怖的。死亡是一瞬间的事情,但衰老却是一场屠杀。
“我们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
中国的老龄化速度位居世界首位,正在被无情“剥削”的老年人数量逐年增加,从而也发酵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然而在过去,死于老年却还是件相当令人讶异的事情。谁家里假如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话,可以称的上是件很光彩的事情了。依照作者所提及的,这些老人往往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家里享有崇高的地位,是知识与智慧的载体。但随着医学和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高龄不再稀缺,老人也不再独掌着智慧之光,旧文化也就随之坍塌,新的社会老龄结构诞生了。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会度过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但活的越久,问题也就越多,尤其是当人们逐渐告别了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方式之后,“养儿难防老”的问题就日益突出了。
“当代社会,老龄和病弱已经由几代人共同扶助逐渐演变成一种个人独立支撑的状态,或者由医疗和养老机构协助。”
就比如我这辈人的爷爷奶奶们,他们基本和子女分开着居住。虽然有了更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但同时也要独自面对由于生理上的衰老而引发的一系列不便和障碍,尤其是其中还有占到一定比例的无人赡养的空巢老人,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冲击让他们的生活显得更加举步维艰。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摔倒……衰老就像一只绝情的推手,把老人推向了无助和孤独的境地。
但衰老是一个必然的生理现象,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逐渐丧失、逐渐崩塌的凋零过程,那么当这一时刻真正降临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即便是在通读了这本书后,我仍然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作者也只是通过列举了一些他亲历的故事来给我们勾勒了答案的基本轮廓。
总结出来,就是泰然处之。既然是无法避免的,也就无需再胆怯。在数学里面往往概率为零和一的事情都很少被考虑的,我们往往计算(在乎)的是那些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那么既然慢慢老去是人的宿命,那就尽量别在宿命安排的最后的时光里留下遗憾,尽量让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情去发生,比如去进行一场特殊的旅行、对所爱之人表达爱意等等,这些过去我们计划过但却没时间付之实践的事情在生命弥留之际才是真正的第一要义。衰老和死亡的确很可怕,但它不足以去除掉我们生活的所有意义。
“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之前在知乎里看到一个“失恋后蹦极险丧命,之后积极面对生活”的事例,当时觉得很有趣,现在倒也是可以拿来讲讲的。死亡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它让所有的艰难险阻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而那些真正发光的东西才是关乎生命意义的,才是最应该去珍惜和把握的。明知道终点已经确定,那么我们就该选择最坦途最光明的那一条吧。
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