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散文:有景、有情、有思
此刻,王维题材《独坐幽篁里》书稿第二样,正摆在我的案头。
出一本关于诗佛王维禅意人生主题的书,是我多年的夙愿。为此,我寻根溯源,笔耕不辍。
几年来,机缘和合,惊喜不断。
2021年9月,武汉天心萃辰书院组织了一次“心游”,其中最重要一站,就是宁夏中卫沙坡头。
当时,我正在撰写“禅说王维”系列文章,感觉殊胜。
得缘探访王维诗歌故事发生地,自然兴奋不已。
在王维当初的“回眸处”,建有一座“王维观景台”。王维的风采,被定格在一座雕像上。
站在王维的雕像前,我们对诗佛“顶礼膜拜”。
激情所致,我应邀在王维的雕像前,即兴“禅说王维”......
公元737年秋,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被安排到凉州“出差”。
王维坐在一辆轻便马车上,只带了几个随从,踏上了旅程。
一望无际的荒漠上,车厢摇摇晃晃,车后尘土飞扬......
风尘仆仆的王维,终于来到了“沙坡头”。
这里毕竟属于边塞,烽火台是“三里一台、五里一墩”,不时有烽烟燃起......
举目远眺,华夏的母亲河——黄河,逶迤如游龙远去......
夕阳西下,圆圆的落日,红彤彤的,挂在长河消失的尽头......
恰巧此时无风,只见远处的烽烟,徐徐向高空升腾,犹如一条气冲霄汉的巨龙......
王维也是个天赋异禀的画家,如此震撼画面,不可能不幻化成诗。
书生意气,激情满怀。流传千古的名句,便从王维口中喷薄而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似乎就在一刹那,王维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噶噔”被触动了,不禁泪流满面......
随从们看着王御史公如此动情,都默然肃立,不忍打断。
这时,远处冲来一个马队,伴着战马嘶鸣声,卷起漫天尘土......
王维的随从,立即冲上前,大声喝道:“这是从朝廷来的监察御史王公,休得无礼!”
来者头领滚鞍下马:“我等是驻守萧关的队伍,奉命巡视边境。都护崔将军不在萧关,现正在燕然巡视。王公从京师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且随我等到驿站歇息!”
这里所说的“都护崔将军”,指的是河西节度使崔希逸。
前不久,崔希逸带领唐军,打了吐蕃一个“措手不及”,取得大捷。王维就是为此事,受唐玄宗委托前来“慰问”。
王维在萧关驿站安顿停当之后,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写下了这首《使至塞上》。
诗曰: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关于此诗,在武汉萃辰书院缘缘堂,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李敬一教授,进行了这样的解读——
我们来看《红楼梦》,香菱读了以后,给林小姐汇报:小姐,我读了这首诗,特别是对这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几点体会。第一个体会,所谓“大漠孤烟直”,讲不通。烟,怎么会是“直”的呢?烟总是斜的,烟总是飘的嘛。 第二,“长河落日圆”。月亮,还有阴晴圆缺。太阳嘛,它总是圆的。用“圆”形容太阳,太俗套,没有创新。
讲台上,李敬一教授学着香菱的语气:虽然讲不通,但是呢,我把书一合,眼睛一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眼前,好生动,好美丽,好具体,好形象,看得见摸得着。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王维被认为是山水田园诗派的领军人物,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其实,每一个人的内心大多深藏着“英雄梦”。王维自然也不例外。
青年时代的王维就写过《少年行》七绝组诗,咏叹长安少年游侠高楼纵饮的豪情,报国从军的壮怀,勇猛杀敌的气概。
大唐盛世,文人普遍崇尚投笔从戎、赴边求功,由此而出现了大批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的诗歌作品,形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王维也名列其中。
《使至塞上》被认为是一首经典的边塞诗。身处边塞,王维胸中的豪情被点燃,欣然出任河西节度使幕府判官,终于圆了边塞梦。
对于王维,这或许是一种宿命。
更或许,是一种使命、一种情怀使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