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有人告诉我,有一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性保健品店主铤而走险贩售违禁药物最终伏法的故事,打死我也懒得走进电影院。
可是当这条社会新闻的每个环节伸展开来,每个人物活动起来,就成了豆瓣评分9.0,口碑刷爆朋友圈的热片《我不是药神》。
有人说这是中国版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有人拿这部电影和韩国、印度的现实题材电影对比,多少都有道理。
但《我不是药神》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故事:夹杂着人性的私欲与良善,糅合了体制的沉重与无奈,有群体的痛苦,也有个体的救赎。或许只有这样魔幻现实风格的土壤,能孕育如是的曲折。
(一个自来水的提醒:以下分析涉及剧透,如果还未看片,又很介意,建议先进影院,电影绝对值得一看。)
《我不是药神》的情节并不复杂:有一种重症叫慢粒性白血病,被称为“最幸运的绝症”。
因为得到药物控制,患者的生命能长期延续,可一旦停药,活三五年都未必能保证。
得了这种病,有药续命,没药等死。
可是,治疗这种病的正版药物瑞士格列宁,每瓶4万元。对大多数病患来说,这吃的不是药,是钱。
刚巧印度有一款格列宁的仿制药,虽然山寨,却同样有效,一瓶批发价只要500元。然而,按规定,在中国市场,印度格列宁属于违禁药物。
电影就此开始了。2003年,上海。徐峥饰演的印度神油店老板程勇生活潦倒。
有一天,王传君饰演的白血病人吕受益找上门来,讲起去印度走私山寨格列宁的事。徐峥决定赌一把,他跑到印度拿药,偷运回国按5000一瓶赚取差价。
渠道贯通之后,程勇日进斗金,危险也随之而来。贩售假药的骗子张长林盯上了他,威逼利诱,要买走印度格列宁的代理权。程勇害怕贩卖违禁药物被抓坐牢,解散了团队。
一年后,吕受益的妻子突然来找程勇,他才知道,吕受益不行了。不行的原因,是张长林调高药价遭举报后跑路,市面上的山寨药又缺货了。
兄弟死去,病人受苦,内心几度挣扎之后,程勇又跑到印度贩药回国。这一次,他不想再发“绝症财”,只卖500一瓶。
2
这个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故事,有一个地方最打动我:没有谁生而为圣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顿和局限,都在面对命运的捶打努力突围。
卖药是救人,也是犯法,不卖药是自保,也是自私。在两难的困局里,劣迹斑斑又光芒闪闪的普通人,靠自己的选择,去拯救那些同样一言难尽的普通人。
就拿山争哥哥演的程勇来说,出场人设就是最不讨喜的那类中年人:油腻懒散的loser。
他有家暴史,妻子和他离异,还想给儿子办移民。他没有房子,住在自己的性保健品店里,甚至连店租都交不出。比起饭店需要起早贪黑,卖性保健品不过是坐在店里,等着“姜太公钓鱼”的懒人营生。哪怕是下决心去印度贩药,他也从来没想过要做什么救世主,目的再简单不过:赚钱。
但随着贩药的进展,程勇也在改变。他欣喜于有钱可挣,又害怕法不容情。被张长林威胁之后,他顺着竿子往下爬,却又对跟着他一起贩药的人心怀愧疚。
直到吕受益过世,市面上断药,一个更大的困扰开始盘旋在他心头:第一桶金是靠赚白血病病人的钱挣来的,现在没药了,是不是害了病人,要不要冒着违法的风险出手帮他们?
这个时候,程勇身上的善因已经觉醒了。随之而来的行动就是继续贩药,成本价甚至倒贴出售,直到被捕。
我们见惯的英雄向来都是头顶光环出生的。这很强大,又离我们很远。可程勇是泥泞里爬出来的英雄,是卑微里长起来的好人,是我们之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成为的那个人。
在法庭上,他自承犯罪,又为病人请愿,在满街病人目送他去监狱的那段路上,程勇完成了自己的救赎:他救了自己,也救了别人。
3
其他配角也一样。
吕受益是个唯唯诺诺的小人物。他想吃药,也想赚钱。因为他自己是病人,也理解患病的苦。在妻子怀孕期间,他查出白血病,治疗痛苦,治愈率低,耗费庞大,他不想活了。可儿子出生那天,抓住了他的手,他重新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
黄毛是背井离乡的打工仔,得病之后怕连累家人,连家都没有回过。这种孤独和恐惧交杂在一起的感受,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他却有自己的道义,退出时坚定,替死时果决。
思慧的女儿得了绝症,老公不辞而别,只好去夜店跳钢管舞。一边要游走在风月行业,一边要撑起羸弱的家,她还做着联络病友群的工作,这何尝是普通人身上蕴藏的巨大能量。
周一围饰演的曹斌是王牌刑警,他有破案的能力,可到最后,他因为恻隐收手了。
拉着曹斌手的老奶奶说:“4万一瓶的正规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吃垮了,我只想活命。谁家里还没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敢跟警察求这种情,至少那一瞬间,老奶奶也有特别的勇气。
不是说上帝和佛祖这样超验的东西不重要。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人力量和慰藉。但生活的苦难面前,能救人的,只有人。
《我不是药神》的好处在于,没有刻意拔高人,却把人会陷入的窘境和人能迸发的光芒,一五一十地呈现出来。在这部电影里,普通人在救别人,也在救自己。
4
骗子张长林对程勇说了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这话尖酸,但又不知如何反驳。
人到了一定年纪,或许都要接受一个现实:穷,真的会死人的。
我不知道看这篇文章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在病房里守过夜,在重症监护室门口看过实时影像,体验过繁琐复杂的大病就医流程。
医院是一个让病人和家属忘记尊严的地方。
你走进病房,会闻到尚未清理干净的排泄物的味道。你走到过道,会看到至亲挚友因为久病床前的消磨而恶语相向。你到手术室门口转转,会遇到满脸憔悴的医生和不予理解的家属。
在这林林总总的世情百态背后,贯穿着一条共同的线索:钱。
手术要钱,吃药要钱,去大城市就医租房和交通要钱,到最后,病字就和钱字永远捆绑在一起。
这还不是针对赤贫或者底层的人。如果你留心过,应该知道今年年初,有一篇爆文就讲述了一个年入百万的家庭,如何被一场20天的流感拖垮。别说小概率事件,万一它降临到你的家庭,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因为现实如此残酷,我更相信《我不是药神》的意义。除了笑中带泪,它能够催促观众去了解现实问题,哪怕只是暂时的。
而真实案件本身,也证明了现实并不完全灰暗,甚至还有一些温暖:程勇的原型陆某是一名慢粒性白血病患者。他把印度“格列卫”带到国内。正版格列卫23500元一盒,平均一粒要200元,而他不赚任何差价的举动,至少让很多吃不起正版药的病人延续了生命。
在因为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销售假药罪被捕后,湖南当地检察院了解了情况,最终决定撤回起诉。2017年,正版格列卫纳入国家医保,报销比例达80%。
所以,只要人在行动,就可以改变人,改变体制,更可以救人救己。
我特别害怕《我不是药神》火了之后,会引发新一轮的民粹思潮:穷人凭什么看不起病,无良药商凭什么开天价,好人凭什么被判刑?
这种想法是一种懒惰的暴力。
且不说药品的研发成本极高,销售体系很复杂,单说救人的,其实就是正版药的配方。而医院和医生,也不是只想着挣钱,这个行业真的有堪称伟大的理由。至于法律法规,除了制定的理由之外,也不是没有情理的空间。
《我不是药神》唤醒的不应该是愤怒,而是自省和希望:对现实投以更多的关注和行动,也相信人的努力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
如果真是如此,这就不仅是一部好电影,而是一桩大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