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7日 周六
今天在家整理爸爸留下的东西,首先把锅碗瓢盆打包装箱,下午姐夫开车把电视机,洗衣机,单人摇床和这些锅碗瓢盆都拉姐姐家园子的仓库里去了,万一爸爸从农村回来,回自己家居住,这些生活用品都得使用。
还有一些床单被罩枕巾枕套等床上用品,我也打包装箱暂时放在我家,随时随地需要时我就给送去几件。最后装箱的就是“家庭文化遗产”了,最多的就是妈妈留下来各个时段的老照片和工作时的众多笔记本(留着纪念的我们早已经拿走了)。这一点我特别遗传妈妈,喜欢保留这些东西(这次收拾房子扔了不少),现在看来当人去世以后,就算是自己的亲生儿女保留几张几本作为留念,其余的最后结果都是嫌占地方扔掉(别说妈妈的,连自己的都在忍痛割爱地试图扔掉)。
我没有挑选把所有相册(十几本)和大量零散的小黑白照片,以及书信往来笔记本装在一个纸壳箱子里封起来(不定啥时候也会被我扫地出门的)。我对老公说:如果是名人这都是宝贵的历史资料,如果是普通人除了占地方基本没啥用了。
由此我想到,多数女人钟情于照相的习惯产生了怀疑?乐此不疲地走到哪照到哪,除了自我陶醉,自我欣赏以外,别人是不理会的(包括自己的亲人)。所以我想理智的做法是,适当场合照几张留做自己晚年回忆时看看就够了,可别没完没了的照,除了自己看,别人没人愿意看(我的照片,文章老公儿子那是一眼不看的,让他们看,就应付一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哪有功夫顾及别人?)少照是留念,多照就是自恋。
婆婆与妈妈相比一辈子就活的很简单,她回陕西老家时,我给她收拾立柜杂物,基本没几张老照片,书信笔记本更是一个没有,除了户口房证存折等重要物件,其余的早都随时随地地扔了,难道婆婆早就知道“断舍离”?她不知道,她就是粗线条的人(我老公这点就像婆婆,啥东西都不留),看婆婆立柜里的衣服也就稀里咣当那么几件,不穿的不用的马上就送人(送扫大街的,别人也不会要的)或寄回老家给那里的老人们穿(我说几件旧衣服不够搭邮费的,她就是不听,仍然坚持往老家寄“扶贫”啊)。城市里有的老人几个立柜都满满的,婆婆就一个三开立柜,里面还空空荡荡的。
有时我总认为婆婆活的不精致,缺少女人的细腻。现在看来简单粗糙何尝不是另一种美呢?《断舍离》书上说了,“囤积”是一种病。患这种病的老人女人实在是太多了,包括我自己,扔东西比买东西还难下决心。一些老人就等着死后别人替他扔(送)东西。他们只会攒东西(占有欲是人的劣根性之一),不会(送)扔东西。或者说不会把自己不用的东西无偿送给需要它的人使用,总想让别人念自己的好,领个人情什么的。我们的教育中缺少慈善,仁爱这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