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我本顽石
我是一个记性不好、听觉注意力很差的人,那些碎片性的信息,没有规律需要死记的知识,我即便是勉强记住了,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反之,结构分明、逻辑清晰的部分,根本不需要刻意去硬记,也能印象深刻。
所以我总结出只有具有一定逻辑性的整体性的学习方式才适合我。
但具体什么才是有逻辑的整体性的学习方式呢?我之前能够想到的只有思维导图和框架力。
这两天偶然读到秋叶老师所著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没有想到书中就正好有谈到关于怎样建立思考框架的内容,比我之前的理解要充分全面得多,于是赶紧仔细研读,以补充我的整体学习法。
1.整体性学习的必要性
一个人如果长期做碎片阅读,只会让自己的大脑充斥各种碎片思想。碎片知识的特点是看到了激动一下,过几天又被新的碎片冲掉了。等你培养出框架思维能力了,再看碎片文章,就可以把看到的信息点整合到自己的框架里面,让自己的框架更加饱满。
原来碎片阅读之所以不好,原因在于我们自身没有具备框架思维能力,不能给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找到归口单位。好比电脑硬盘,如果你已经提前建好了各个分类文件夹,有了新的文件,只要找到对应的文件夹放进去就好。而如果你没有分类或分类不充分,新的文件要么没有地方放,要么放错了地方,等再要用的时候,就很难找到了。
这里的“框架”有两重意思,思维框架和知识框架,知识框架指的是对一门学科一种知识整体上的认识,思维框架指的则是思考时的框架能力。只有先具备了思维框架能力,才能很好的架构知识框架。
但是不管是框架思维还是知识框架,说的都是一种整体性,在《学习的本质》一书中也有提到,整体性的知识更方便记忆。即使是对于擅长记忆的人来说也是一样,一次打倒一片,总比一个一来更高效。所以不管你是否擅长记忆,掌握整体学习法,都会让你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2.如何训练框架思维能力
反复读几本相对结构化、体系化的关于某一领域和业务的入门经典书,反复读,读透了,就打下今天做事的方法论底子了。
通过反复读同一本书,吃透它的结构,学习别人的方法论,这是一种训练方式。在读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通过整理、归纳、重构写读书笔记,则是另一种更好的方式。
我写《文心》和《怎样写作》的读书笔记,虽然都有归纳和重构的过程,但并不完全相同。《文心》是以故事为载体,逻辑性不强,知识点很散,我就先把所有有感触的地方找出并摘录下来,然后再来找彼此之间的联系,整理成了6点。《怎样写作》本身有框架,但是条数太多,互相之间有穿插,大小层次有并列,所以我没有采用原来的框架,而是根据我自己写作的经验用思维导图重构了一套框架。如此这番读了几本书后,确实发现自己的提炼总结能力有所提高。
3. 用树读法做主题阅读
用写书的方法做主题阅读。想了解哪个领域,就先写一个大纲,就像自己要写这个领域的图书一样,然后大量买相关的图书。先看一本经典的,对照充实修改大纲,再读其他的书,内容相同的跳过,不同的想法思考一下,认同的可以整合的就列入大纲。
这样读书就好比养一颗小树,大纲是主干枝丫,不同图书里的内容是养分。
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好的关于主题阅读的方法及比喻,短短几句话便说得分明透彻。
相比之下,我之前做主题阅读的方法,就太没含金量了。我先把找来的书挨个读一遍,把每本书的要点都整理出来,然后再将几本书的要点整合到一起。这样做有两个问题,一是很多相同重复的部分,我都花了时间,造成时间浪费;二是整理出的要点太多,要花很长时间归纳分类,再次浪费时间。
而用这里的树读法,只有第一本需要精读,后续的用检视阅读即可,越往后速度会越快。
树读法不仅可以用在主题阅读上,用来写论文也非常合适。论文是要描述所写内容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的,这就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然后整理出先后及发展关系。如果是写小论文还好,参考文献一般不会超过10篇,不管用多傻的办法还能对付。但是如果是大论文就不一样了。
我读在职研究生时的毕业论文就是卡在这个部分难产了近一年,让我几近崩溃,导致至今我还对写论文有恐惧。
当时我下载了好几十篇有关的文献,摘录了一大本的资料后,却怎么也理不清楚。而如果用树读法,再多的资料咱也不怕的。
4. 用思维导图去读“硬书”
这里所说的“硬书”是指口碑好,内容多,思想含金量高的书。先把每一段,每一节,每一章的中心思想概括出来,然后画成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读书这个方法现在很流行,在网上可以查到各种美轮美奂的样本。我早在09年就接触过并试验过,确实好用。但是也没什么神秘,和列大纲没有本质的不同,差别只是在形式上。
在本子上列大纲或者记笔记,我们总是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写,这样一旦遇到穿插的部分就很难补进去,如果本身的框架力逻辑性不强,写得长了远了,前面写的是什么可能都不记得了。用思维导图的好处就在于,从中心处开始,向四周发散,可随时补充穿插。因为都写在同一张纸上,前后关系和层次一目了然。
思维导图可以用电脑软件画,也可以用手画。我个人更喜欢自己手画,下图就是我的作品。
只要纸够大,多少内容都可以容纳进去,把每个枝节剪下来,又是一个子级的思维导图。是不是比传统的记笔记方法更方便呢?
相较于网上很多“很美很艺术”的思维导图,我画得很简陋。虽然一时兴起也曾买了些简笔画教程,但是最终都放弃了。因为没有必要,思维导图本身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能够做得清晰明了即可。当然如果你本身有绘画基础,能够毫不费力就画得漂亮,那是另外一回事。
5. 总结
不管是树读法,还是思维导图,既可以用在读书中,也可以用在写作前的内容提炼和组织上。经过这次阅读学习,我的整体学习法从之前的只有一个概念,到现在才真的具体起来。
修正后的整体学习法:
【1】将思维导图和树读法结合起来使用
【2】用主题阅读系统学
【3】通过啃“硬书”来练习
【4】通过写作来进一步提炼完善
行动和坚持固然重要,但是若能兼顾“方法”,才能走得更远。朋友,我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