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社会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过去非常不幸,但是正因为过去的不幸让这个人变得积极勇敢温暖。他不愿意别人再跟他一样遭受这种不幸。
但有的人恰恰相反,正因为过去非常不幸,所以就会报复社会,不让其他人好过。
所以,同样的事情,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作者分析道,对于不愉快的过往,某人可能不会纠结于其中,只是将它看成总结经验教训、指导未来的一个契机。他可能这么看“我们必须努力,清除这种不幸的情况,好让我们的孩子有更好的环境”。
而另一个人却可能认为:“生活真不公平,最美好的都被其他人拿去了。这个世界这么对我,我为什么要对它好?”
还有第三种人,他可能认为:“因为我童年不幸,所以我无论做什么都应该得到原谅。”
从上述三种人的行为中,可以清楚看出他们各自的解读。
若不改变自己的解读方式,他们肯定不会改变行为方式。
正是在这一点上,个体心理学打破了宿命论的局限。任何经历都不构成个体成功或失败的根本原因。根据我们赋予过往经历的意义,我们其实是给自己杜撰了“所谓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