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在饭桌上听到了一则惊掉下巴的消息:孩子学校下星期考排球垫球,对墙垫三十个及格、垫五十个优秀;和同学对垫十个及格。
孩子之前一直和同学练习对垫,练来练去才能垫四五个,上节课一看苗头不对改自己单练,到今天仍然只会垫几个球。
排球是这学期体育期末考核内容之一,这样的成绩不是开了天窗。我问她:那你有啥打算呢?她皱着眉:“要不我们买个球回来练?” 练,当然要练,好成绩不都是练出来的。扔了饭碗我就去超市买球。
周六晚上,我陪她去车库练球。看她打了几个球就掉,我问:你这球不是要对着墙垫的吗,怎么球老往上打啊?她一愣,似乎没明白。我提醒她:你垫球时手臂的方向往上还是往前合适啊。她恍然大悟,原来之前垫球时球都往上抛了,难怪垫到墙上的球成功率不高。
调整策略后继续练,渐渐地,她能连续垫十几个了,最高的一次居然垫了二十六个球。这下她精神十足,不断地垫球、捡球,汗水渐渐地从鼻子、额头溢出来,她似乎没有觉察,认真地重复着动作。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半过去了,我看着她红肿的手臂,渐渐迟缓的动作,建议她明天再练。
周日下午,她主动约我:妈妈,我们去练球吧。到了场地热身了几次,她的动作渐渐娴熟,垫到球的成功率明显高于昨天。一个、两个、哇,最多垫到了三十一个,她惊喜地叫了出来。那天,她又练了一个半小时。
周一放学,她兴奋地告诉我:“妈妈,今天体育课练习垫球时我三次都垫了50几个,达到了优秀的标准,老师给了我优秀”“这是你努力练习的成果啊。”我笑着夸奖她。
“妈妈,我没想到因为这次我练习投入的时间多,垫球能评到优秀,太开心了。以后我每个体育项目都多练,争取摆脱体育及格的命运。”孩子认真地告诉我。
孩子,成就一件事的,从来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为了卷子上一直保有满意的分数,灯下你主动一遍遍刷题,你知道,这样的练习能出成绩。文理科成绩的获得需如此,体育成绩的获取更是如此。
那些手拿金牌的运动员,哪一个不是在训练场上洒下无数的汗水,哪一个不是将动作反复练习无数遍才能有比赛时的出色发挥。
不由地想起了之前热播的《摔跤吧!爸爸》中,主角的两个女儿吉塔、巴比塔在开始学习摔跤时也曾怀疑,认定自己不是那块料,不愿主动练习,但父亲马哈维亚没有半点犹豫:魔鬼训练逼得女儿不停地练习,最终让女儿成为了世界冠军。阅历丰富的父亲深深明白:练习哪有什么快乐而言,挺住就是一切,多练才能出成绩。
蔡康永说过: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好的风景。
没有哪一种学习,不是难的、苦的;没有哪一种练习,会让你的光阴白费。
谁的成功都不是唾手可得,鲁迅说: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
孩子,合理的利用时间,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每天进步一点,你离优秀并不远。
练习无数遍才能有比赛时的出色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