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零售业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经历数千年的变迁,到今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零售业的范围扩大了,几乎所有和人打交道的行业都是零售业,除了传统的零售业之外,还延伸至餐饮业、服务业、娱乐业、金融业、教育业、信息业、物流业、时尚业等等。
其次,零售业的主体、客体也都发生了变化。在主体方面,从挑担货郎演化为小型零售商,再演化为大型连锁组织,至今又有回归小型零售商和个体零售商的趋势,微商的惊人发展就是一个例证。淘宝和天猫商城的成功源于平台上拥有一大批活跃的中小型零售商,而传统的大型零售集团都不同程度地陷入寒冬期,或许很难再有以往的春天来临。在店铺方面,从远古时代无店铺的行商,发展至商业街的小店铺,再到城市中心区的百货商店,再到郊区的庞大购物中心,然后再到无店铺的网上商店,最终又回到了“行商”——零售商跟着顾客的手机走,随时随地为他们提供服务和销售。
商品也发生了变化。从厂商提供什么、顾客就购买什么,到顾客自己参与设计,甚至制作。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使顾客可以自己购买特殊的打印材料,在家生产诸多产品。打印材料能够变成液体和粉末,并通过类似今天自来水管道的方式送到千家万户。
纵观数千年的零售业演变史,无论是零售商、店铺,还是商品、货币,其形态都经历了一个“无—小—大—小—无”的过程。这几年,零售业的激变有些让人不知所措,不亚于一次社会化大分工、一次世界大战,甚至一次行星碰撞地球给我们带来的冲击。每一位零售业经营者不得不思考,今天我们该怎么办?未来我们将何去何从?
其实,尽管零售业千变万化,但其本质并没有改变,那就是满足顾客购物、社交和娱乐三方面的体验需求。从古至今,人们在选择购物方式和购物对象时,都是关注这三点的实现程度。古代的集市贸易,人们赶集时会换上新衣服,约上家人和好朋友(社交),到集上看看杂耍、马戏(娱乐),然后买好东西(购物)回家。工业革命时代百货商店的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购物中心的发展,都是在这三个方面的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网店、微店等也是如此,它们前所未有地将这三种功能更加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双十一”的成功,也是将单独的娱乐节日变成了购物节,进而又拓展为社交节,最后成为“双十一青年欢乐节”。
可见,顾客选择到哪里去购物,取决于零售商提供给他们购物、娱乐和社交三个方面的体验组合如何,而这种体验组合的感觉,受到顾客自身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无论是线上零售商还是线下零售商,在今天都必须要关注顾客的个体差异。
文/路林欣
资深互联网行业观察者,互联网大数据研究者,资深全网营销运营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