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中国市场这个大舞台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日趋激烈。各种企业能否生存与发展取决于他们在竞争环境中是否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而在所有的竞争优势要素中,人力资源的质量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企业的竞争最终就是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的竞争。“ 选人、用人、育人、留人” 构成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作为四大职能之首的人员招聘和选拔直接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的输入和引进质量。当前人力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员工招聘在企业人员补充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出。那么,怎样及时找到合适人才、提高用人部门的满意度和减少新进员工的离职率,是任何企业都在招聘工作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目前,我国企业对人才的理解存在两大误区,首先,将人才理解为高学历、深资历,认为应聘者的学历越高越好,工作经验越丰富越好,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当然,应聘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等都与这些因素有关,但对于“ 才” 的衡量标准来说,还更应注重人的其他方面的重要能力,如: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组织管理能力等。其次,用人求全,要求过高。不能否认,各方面素质能力强的人相对于能力素质差的人来说是有优势的,但是人岗匹配不适就难免会打消人才的积极性。
在应聘的过程中,很多应聘者都是通过招聘人员的行为来评定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水平,因此,不管他们是否能成为企业的员工,都将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因而要重视和尊重他。然而,有些企业并非如此,他们似乎没有看到应聘者的潜在的市场主体作用,对未录用的人员不仅没有感激之情,还把这些应聘者当作“ 垃圾” 一样随意抛弃,或者没有意识到他的重要性,对于落选者的资料也没有保存,没有做好人才储备的工作。
许多企业虽然在招聘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仍然找不到合适的人员,或者是招来的人不久就离开了企业,使得招聘成本越来越高,招聘效率越来越低。特别是有些成长中的中小民营企业,没有规范的招聘流程,更谈不上对招聘流程进行成本度量和预算,只是盲目地扩大招聘规模,增加招聘投入。 综合上述这些招聘工作的现状,可以作出推断,如果“ 选人” 起点的质量不高,那么不仅后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事倍功半,更会影响到公司决策的执行。作为承担着“ 选人” 职能的招聘部门,在扎实的做好日常招聘工作的同时,也要借鉴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经验,建立有效的招聘体系,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我们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招兵买马精挑细选,做到人才尽收,人才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