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被上级狠批了一顿。
进入春运,车流量呈猛增的态势,我跟上级申请给收费站增配临时工。
没料到上级反问我“什么时候需要?”由于事先没有想好,我只好吞吞吐吐说了一个日期。
没想到他紧接着又问“用到什么时候结束?”这我还是没想过,只好跟他说“我问问”,然后他就噼里啪啦把我说了一顿。
心里不舒服,但随后开始反思,我为什么挨批?
前几天我电话里跟上级提了增配临时工的事,他答应去公司问问。今天我问他这事其实是想知道一个结果:行还是不行。
我没想到他并没有回答行还是不行,而是接连问了我两个问题“什么时候需要?” “用到什么时候结束?”然而我竟回答不上,于是他马上就来气了,对于一个一问三不知的下属,发火是很正常的。
祸不单行,今天我又挨批了。
昨天上级叫我统计收费站需要临时工的人数,我安排人统计,对方很快把统计表传给我了,我看过之后没有思考,就直接传给上级了。
今天我去问上级,临时用工申请能否批准,他问我:“这些人数你审核没有?”
我顺口答道:“是各个收费站报上来的。”
上级道:“他们报给你之后关键是你要审核呀!不是他们想要几个就是几个!”
我当时就深深觉察到自己思维的惰性。
02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爱思考?
丹尼尔·T·威林厄姆是美国人,他是一名研究认知心理学的教授,他认为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来,大脑能做很多事情,思考却不是它最拿手的,与大脑的其他功能相比,思考时需要集中全部精力,既费力、又缓慢,还不可靠。
脑科学实验通过核磁共振扫描人的大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使没有做任何思考任务,大脑的能量消耗也很大,成人的大脑一般是1.5公斤,大概占体重的2%,但却消耗了整个身体20%的能量。
正因为大脑耗能极大,所以大脑会自动优化效能,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的偷懒,寻找省力的决窍。
所以,人们会尽可能的避免思考。
03
如何克服思维懒惰?
思维是大脑的运动成果,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思维训练来提升思考能力。
这里介绍一个最常用的思维方法——5W2H分析法。
5W2H分析法用五个以W开头的英语单词和两个以H开头的英语单词进行设问,分别是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通过以上七个问题,哪怕是一个职场小白,也可以清晰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工作方案。
另外,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工具来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这里介绍两个思维工具:黄金思维圈和思维导图。
先来说说黄金思维圈。
黄金思维圈(why-how-what)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分为三个层面:
why层面,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how层面,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
what层面,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件事。
从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出what、how、why这三个层次是逐渐深入。
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时候,多从what出发,很少从why的角度思考问题,而黄金思维圈最基本的应用就是从why出发,也就是做每一件事之前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比如,对于上级交待的事情,我习惯于直接去做,就是从what出发去完成任务,而没有先从why的层面去思考,即“上级安排这件事的意图是什么?”“他想要什么样的结果?”“我该怎么去做?”结果事情只是简单的完成而已,并不能让上级满意。
黄金思维圈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是用好它却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它能够帮助我们从更深层次去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另一个思考工具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图表,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它被描述为“大脑的瑞士军刀”。
思维导图的最简画法:
确定中心问题-分出主干-分别细化
举个栗子: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写求职简历,如何保证简历尽量写得清晰全面呢?在写简历前先使用思维导图来发散思维、整理思维。
从上图的演化可以看出,思维导图打开了联想和连接的通道,可以帮我们更好地激发思维和整理思维,从而想得全面、想得深入。在完成思维导图后再写一份高质量的求职简历就容易多了。
思维导图可以手绘,也可以用软件来绘制,如Xmind和iMindMap,以及百度脑图、幕布等等。感兴趣的话可以专题学习做进一步了解。
04
爱因斯坦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这段话用事关生死的极端场景强调了深度思考的重要性。
拒绝思维懒惰,刻意训练思维,提升思考能力,让我们的大脑随时保持清醒,随时随地提出真知灼见,拥有与众不同的看法,拥有了这样的能力,不仅在职场锦上添花,甚至在生活中也可以成为见解独到、深度有见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