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 记住所有快乐》是久违的小品美文。低调的书名下出人意料地盛满了营养丰盛的生活杂粮加滋补的心灵鸡汤。读完这本书,蓦然回首,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圈子都可以是一本书,身边看似简单而平淡的生活小单元都是值得我们沉淀和过滤的故事。作者从坚持、放弃、回忆、过客、琐碎这五种“杂粮”下笔,一一分享自己走过的路,听过的事,品过的味。以优美素淡、清新自然的文字告诉读者什么都可以舍弃,唯独不可以舍弃快乐。什么都可以输掉,唯独不可以输掉微笑。再多的纠结和彷徨,一笑置之,一切随缘;再多的挫折和沧桑,笑中变淡,淡久弥香。
你该走什么路,遇见什么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冥冥中自有天注定,所有此一时都由彼一时造就。别怕,一切焦虑,所有问题,都会在未来十年解决。
很喜欢书中“十年”开头的这段话(其实书中每篇故事的开头都会带上作者自己鸡汤的精华)。说真的,很久没有读这类鸡汤味的书了,读起来真的很有感触,最近正好感觉自己在不消停的奔忙路上:忙着上班间隙写点东西,忙着学习新课自我成长,忙着家人居所环境的改善,忙着孩子假期的运动兴趣拓展,忙着外娚毕业出来各种迷茫状况的开导⋯⋯我以为自己真的算得上忙,东奔西跑地忙成狗,于是,忙,便成了没时间打理自己,没时间整理房间闲物,没时间陪孩子好好玩耍的借口。
感谢机缘巧合拿到这本书,当我读着书中“最忙的人”,感同深受生活中真正忙的身影是何种状态,解读着别人对待忙碌的方式又是何等的从容的时候。我意识到生活中没有最忙,只有更忙。而最忙的人只要用对时间,再忙,也能陪伴家人。其中的主人公一位是身兼数重角色:文化单位部门主管,业余写作家,孖宝妈妈的她;另一位也是身兼数职:教授、主持人、丈夫、父亲⋯⋯问题是,他(她)们不仅样样都很胜任,而且日常生活状态还游刃有余、精神抖擞。
相比之下,我深思细想是自己的时间安排不当;大事小事不懂取舍;疏于整理重点于黄金时间做。有时总想什么事都办好(两手都想抓),结果往往是焦头烂额地奔忙,应付得来所以只剩下累。但是,说到底,忙,又总比闲着发慌要好。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当你觉得累的时候,说明正在走上坡路,意味着进步,当你觉得轻松的时候,说明正走下坡路。所以说,别怕忙,只要学会用别人做一件事的时间,做好几件事,再忙也能多姿多彩,清明有序,神清气爽的。
奔波时怨奔波,后来才知道,最可怕的是无处可奔波。
绝对认同这种说法,因为这样的经历我似曾有过。想起每年清明都要惯例送小孩回老家拜山一趟,其实我也觉得这事挺奔波的,不光要花心思打点手信送赠亲戚朋友,还整个假期就耗在这一件回老家的事上,听着一堆听不懂的方言,吃吃喝喝我不碰的辣椒大餐,兜兜转转十八弯的山路,应和着没有任何交集的七姑八婆,甚至车上沾到脏兮兮的乡村泥巴⋯⋯越想越是无趣。然而正巧前两年有正当借口偷懒少回了那么一两次,却又感觉像少了点什么?没有了奔波前的忙碌准备,没有了陌生环境的隐忍,也没有了奔波后的山货大放送。后来,那个假期也没见自己有多么精彩的节目安排,倒是伴随着一点失落与不习惯,便悄悄地溜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想来,有事可奔波其实无形中提醒着我们真实的存在感。奔波是一种正在上行的状态,于生活而言恰恰是反映生命力延伸的轨迹。试想,一旦你无处可奔波,也许就意味着中断了某种链接,而缺少了联接轨迹的奔波自然是缺失了某些主旋律的生活。
这本书中的小品文是我碾转家中,工厂,公园三个点,利用碎片时间间断读完的。起初我还多余地担心没有安静的环境,我能快速读完这本272页的书吗?不料每次捧起这些生活中平常琐碎的小故事,对话书中各行各业平凡而不平庸的小人物,就感觉整个世界因我而平静下来,为书而安定下来。似乎无形中被某种磁场牵引着,会一路跟着作者细腻的文笔、恬淡的姿态,一起细细地体验五味杂陈的生活历程,静静地回味生活中大浪淘沙的思考。
很佩服书中每一篇小品文总能说到我的心坎上,不偏不依地把我击中,再重组、拼接、深刻对生活琐事的理解。甚至仿佛自己身上汩汩注入一股新鲜的暖流,沁入一种从容的能量。书如其名,“仅,记住所有快乐”,书中多方位的生活面处处都为读者点拔一种幸福藏于生活细节的奥秘;传递一种柔中带刚、刚中带柔的为人处事原则;引导一种云淡风轻、一笑而过的生活方式;渗透一种淡定、豁达、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时间赠人阅历,世事尽可原谅。
人生如水,有激越,就有舒缓;有高亢,必有低沉。当你读过这本书,会发现自己生活中那点小烦恼实在没什么大不了的。仅,记住所有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