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洵&楚乔 · 小说情节简介」
从现代穿越到奴隶社会末期的楚乔,一心想脱离奴籍的她曾得燕洵多次相救,并为此相伴燕洵十多年出生入死,但两人最终未能相守。同名改编的《电视剧》剧情有所出入。
燕楚二人在真煌毫无嫌隙相守八年,两人一起躲过无数刺杀、投毒,休息的时候一人睡觉一人防守,练武的时候一人攻击一人格挡,彼此约定“一定要坦诚相对,决不隐瞒,一生信任彼此,永不心生嫌隙”。可终究是年少虚妄,世事多变,人心向背不定,他们回到燕北仅两年时间就分道扬镳。归根究底,是因为彼此信任不再、信仰相异。
1
先说信任。
西南镇府使(秀丽军)是燕洵过河拆桥舍弃的卒子,是楚乔孤身前往相救的军队,因此,西南镇府使更忠于楚乔。燕洵却因此心生猜忌,向她质问西南镇府使的真正效忠之人,还当着她的面杀掉所谓的“叛徒”。
经此一役,楚乔担心燕洵会借着战争让西南镇府使消失,坚持要与大军同行。燕洵知道她的不放心,却不肯做出承诺,两人在互相猜忌中渐行渐远。
在爱情里,女人一向比较天真,楚乔亦不例外。她一直以为与燕洵之间是不存在误会的,也从不需要言语的粉饰。在战争中,程远(燕洵直辖的一个将军)果然设法陷害西南镇府使。楚乔愤怒地要杀程远,燕洵却问她要一个解释。那一刻,楚乔终于明白,燕洵不再信任任何人,不再信任任何他无法掌控的东西,包括一心扶持燕北的大同行会,包括正直温和的乌先生,包括惊才绝艳的羽姑娘,也包括她自己,这个屡立战功却又屡次和他作对的楚乔。
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错?
燕洵对报仇雪恨的执念、对权力的热衷,是猜忌开始的原因。但是楚乔纵容了这些猜忌。楚乔自认为她的爱和忠诚,如同高山沧海,海枯石烂永不变:“只要信任仍在,哪怕有朝一日,燕洵和天下正义站在了敌对的立场,她都可以毫不犹豫地原谅他,哪怕他陷入血海仇山,哪怕他堕入阿鼻地狱,哪怕他十恶不赦被天下所抛弃,她都不会背叛……”
楚乔是这样说的,她也是这样做的。燕洵在真煌城放弃西南镇府使,她没有一丝愤怒,而是马上回救,弥补他犯下的错误;燕洵为了攻打真煌城放弃整个燕北,她也转瞬就完全谅解了他;燕洵杀了赫连凌,杀了西南镇府使的“叛徒”,她再一次原谅了他……直到燕洵要包庇程远,楚乔才赫然惊觉,燕洵已经在杀戮、猜忌、不择手段的路上越走越远,她拉不回他了。
真正的爱情容不下沙子,信任是爱情最好的基石。楚乔的错在于,她没有让燕洵明白,他的行为对她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没有让他明白爱情的底线和尊严。因为楚乔的宽容和沉默,会让燕洵形成一种错觉:他做错了,你来挽回就可以,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他猜忌你,不需要任何反思;即使他伤了你,转头哄哄就好了,不会失去任何东西。所以到最后,他可以肆无忌惮地怀疑你、伤害你。
2
再来说信仰。
燕楚二人信仰出现分歧的第一个节点,是真煌城里对西南镇府使(秀丽军)的舍弃。燕洵假意接受西南镇府使的投诚,逃出真煌城之后却过河拆桥,让西南镇府使独自面对大夏军队的碾压。楚乔看懂他的计策,独自一人孤身返回营救西南镇府使,目的是为了弥补燕洵的错误,继承老燕王的仁政和威望。等到回归燕北,燕楚二人又因为西南镇府使的存在多次相疑,看似是程远等小人的挑拨离间,其实是两种思想的对立:允许犯错和永不原谅。
楚乔曾说过,“燕北不是我的家乡,但却一直是我人生的信仰。”而燕洵为了攻打真煌要舍弃整个燕北,燕楚二人的信仰再次对立。纵然后来燕洵回救红川,但更多是为了楚乔这个人,却不是为了燕北。
等到燕洵再次兴兵征粮,连老百姓最后一点粮食都要掠夺的时候,楚乔却在燕北内陆发起军事建设和奴隶改革——这又是一个跨时代的思想对立。燕洵要的是不惜一切代价报仇雪恨,乃至皇图霸业,而楚乔要的是一个安居乐业、无战乱无奴隶的燕北。
信仰在爱情里占什么地位呢?大到处世三观,小到生活细节,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信仰一致则爱情开花结果,信仰相异则只能背向而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如果我无法改变你,那么,为了留住最初那段美好,我宁愿离开你。
只叹当时年纪小,你身负血海深仇,我孑然无家可归,两个人的誓言也如同两个人的命运那般飘忽不定。信任悄悄离去,信仰渐渐对立,誓言轻轻落下,愿君多多保重。
-- THE END --
推荐阅读↓
水姑凉: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子,闲时写写读书心得。好书值得深读,如你喜欢,欢迎你来~
戳下方可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