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盈朘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
不道早已。——《道德经》第55章
睿睿刚来到这个世上时,又柔又弱,妹妹连碰都不敢碰。他三四个月大的时候,会咯咯笑,有时把脚抱到口里啃,那样子可爱极了。
等他半岁时,妹妹给她穿碎花裙子,他就是个女孩,给他穿短裤,他就是个男孩。他百毒不侵,困了就睡,饿了就吃,乐了就笑,给人带来无限地愉悦感。
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就像白纸一样干净,随着年纪的增长,世事的变幻,加上环境的影响,心慢慢失去了本来面目。难怪有老人自我嫌弃,说自己还不如一个小孩子招人欢喜。
什么是赤子之心?一种精神世界的澄澈状态,有着最原始,纯真,自然的内在流露。你去观察一下婴儿就知道了。然,拥有赤子之心的人不是不被沾染,而是沾染之后还能重新回到纯真的状态。
纯阳真人道:“赤子无心,而气不耗。精粹纯一,和之至也。听其天然,常和以合道。心使于气者凡,气使于心者圣。心使气则强,气使心则弱。强者万物壮而老,弱者万物化而生。能弱即道也。实强者也。”
婴儿从母胎里出来,往往头六个月百毒不侵。他们那么柔弱,却那么强大,一是母亲的“命根”在滋养他们,二是天然的“道根”在发挥作用,三是“赤子之心”在积极无为。
佛陀面对不可接触之人时,百无禁忌,拿出自己的赤子之心来待他,慈悲与爱令人感佩。他在林中修禅时,一些野生动物也不惹他,不是因为他是佛陀,而是他身上的智德如赤子,能让它们受到磁化。故老子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修道之人,有一颗“复归于婴儿”的心,也有“善建者不拔”的智慧。他们清心寡欲,处处内参内修,随顺自然,和光同尘,总是能如赤子一般圆融无碍地乐活着。
不修道之人,会放大自己的生存本能,逐渐放肆耳鼻舌身意,被欲望拖着走了好久,才知道自己活得太累。如果让他们放弃各种物累,好好修自己,他们却找出各种理由来拒绝,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套子里的人。
在当今社会,“德厚如赤子,无为似婴儿”的人越来越少了。是因为道的沦丧吗?还是说功利化的社会熏黑了人心?不是,我们的心本来明空如月,只不过没有做到“身心符合道,无执得和谐”。
那怎么才能做到呢?雪师反复强调:“一切从自己做起,从修心做起,根就是心,根就是道。”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命运。你有老子的心,就有老子的命运。你有孔子的心,就有孔子的命运;你有雪师的心,就有雪师的命运。尽管是殊途,但最后会同归于寂,只不过要在红尘多一些历炼罢了。
如何在红尘中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呢?无论别人怎样残酷无情,无论别人怎样穷凶极恶,无论别人怎样给你穿小鞋,在时间面前,所有的一切都不堪一击,很快就会过去,所以,你根本不用在乎它。当你能做到不在乎的时候,它们就没有任何意义。
雪师在《红尘中的历练》如是说。我们若做不到,不妨多看看周边的善人善事,多看看超越苦难的书与电影,然后处处提醒自己要活得通透、无为而又自在,通过做事去磨自己的身心灵,让自己回归赤子之心。
在某些志愿者团队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人永远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积极无为地做着利众之事,他们从来都不要求什么,人却升华得非常快。昨天,我和朋友谈到这些志愿者时,心里充满感激与爱,也励志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