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逻辑思维,讲到“夕阳产业”,颇有感触。按照老罗的说法,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夕阳产业,只是眼界太窄,或者脑子里没有创新意识罢了。
在汽车行业8年多,我最常听到的是说,“汽车产业已趋于饱和”,或者“汽车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我们总在用工程的思维或者传统的思维看待问题,总是把着眼点放在如何降低油耗,如何增加静谧感,如何提升操控,而很少思考,我们的车真的能令人“怦然心动”吗?
比如,今天我心情很好,我的车能否变成红色?今天我要出席一个重要会议,它能否变成黑色。或者对女士而言,能否根据今天的着装搭配不同的颜色?又或者,今天我们一家人要出行,我的车能否拉伸成mpv,拉上我们家7口人。或者今天就我一人开车,它能否收缩成2座?这些属于大的技术革新,我们需要新材料方面的突破才能实现。在不远的将来肯定可以实现。
另一些创新是容易实现的。比如,我的车在夏天的户外,通过车顶的太阳能电池驱动换气风扇,把车里的热气循环出去。或者,利用人工智能,让我可以用手机远程关闭汽车玻璃,解锁车门。或者,指纹启动汽车。这些技术在其他领域早已普遍应用,但在汽车领域,依然迟迟得不到推广。这都属于小的技术创新。甚至连创新都谈不上,只是简单应用。但汽车厂商在这一方面的创新却总是慢半拍。
最后是渠道创新。比如,打开百度,输入汽车4s店,多半是描述自己怎么被坑的故事,或者如何防止被坑的攻略。一边是消费者对传统渠道的不信任,一边汽车厂家仍在费劲儿的拓展渠道,似乎有了1000家渠道,就能实现销售目标。对于渠道的创新,也只是在4s店开一个网店,约个客户,卖点油品。渠道,从传统的销量助推器,变成了品牌的拖油瓶。
如果,我可以在互联网上买车,通过汽车论坛,了解某款车的真实评价,然后用最透明的价格下订单,在我的城市的仓储中心提车,这样的交易成本其实是最小的。扪心自问,你去4s店真的会为了从卖车小哥口中得到这款车的信息吗??大抵只是去看看真车长啥样子。4s 小哥的话的可信度,对你来说真的不如网络论坛的声音。
所以,我们说汽车产业或者整个制造业是i“夕阳产业”,那多半是自己的脑子“夕阳了”。根本没有看到整个市场的痛点和需求。
旧的趋势永远不能推断未来的发展。就像这个世界没有演化出100匹马拉的马车,或者更大的功率的蒸汽机。如果我们能够把头脑里,关于车的构想统统忘掉,甚至说,去幼儿园做调研,问问孩子们希望自己的小汽车是什么样,没准,才能真正把握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