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如果我们心静了,就无须刻意远离喧嚣、远离纷扰,不管身在何处,都能寻得桃源入口,头枕清风,悠游林泉。
无事时心能静,是一种修养。古人说,“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人在有事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心铺在所做之事上,保持沉静的心态。
反而是无事的时候,人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种种诱惑,在纷纷扰扰中变得浮躁不安。会怠惰,在消沉中无所事事;会放纵,在欲望中不能自拔;会胡思乱想,生出许多无谓的争执。
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己本心中的纯粹与追求。
静不下心、集中不了注意力,怪谁?是该怪这世界变化太快、科技发展太迅速,还是怪周围的人太吵闹、环境太嘈杂?外界的影响诚然不能否认,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
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无事的时候,需要砥砺的正是这种静的本事。静能够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纷杂的世事中看清一切事物的本源。
《道德经》中有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利用无事的时间去安静地观察、思考、反省,戒除内心浮躁的气息,找出自己内心真正追寻的东西,才能不为沿途的风景所蒙蔽,到达理想的终点。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有在无事时修养了静的本事,才能培养出一种从容淡定的气质,在有事时保持内心的安定。在面临大事时能不能沉稳安定,是判断一个人气量胸襟的重要标准。
古人有言:“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能做到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所凭借的就是内心的从容安定。
如果心中缺少大志向,那剩下的就只能是小情绪,外面的点点滴滴、风吹草动都会成为自己的干扰源。只有一个在面临大事时能够安稳不乱的人,才有资格被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