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江南,江南其中的一个名字叫扬州。对,就是那个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扬州。
一、兴盛史
《上海春秋.开埠》:中国历史上,最悠久、最热闹的大城市,正是扬州,并非上海。
扬州因漕运而兴,因盐市而盛,“万商落日船交尾”、“春风十里扬州路”,皆道尽扬州的繁荣盛景。
随着鸦片战争的开始,上海开埠,我国开始拥抱海洋经济,海运兴起,各路资本不断涌入上海。在清政府退位后,漕运正式结束。其他沿海城市也逐步兴起,作为内陆通商口岸的扬州,传统商业贸易地位再次下降。在外向型海运经济时代,扬州这个昔日内河码头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这让我想起曾去过的杭州塘栖古镇,兴盛历史类似。
最好了解一下漕运和盐商。
二、景点及游玩
惠州到扬州:K92次,19:27-19:19,23时52分,票价硬座211。
惠州北到扬州东,D376次,07:00-16:18,9时18分,二等644.5。
扬州到惠州:K94次,14:05-12:04,21时59分,票价硬座211。
扬州东到惠州北:D375次,08:53-18:43,9时50分,二等662.5。
惠州到扬州有点远,概一千三百公里。动车是可以,但偏贵。慢车便宜,又太慢。尴尬。
必游:瘦西湖,个园,何园,徐园。文昌阁,大明寺,东关街,大运河博物馆,汪曾祺纪念馆,瓜洲古渡。
三、美食、住宿
烫干丝——江苏扬州和泰州一带传统的地方小吃,早茶名点之一。色泽素雅,软嫩异常,鲜美隽永。
一种特制的豆腐干,较大而方,用薄刃快刀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这便是干丝。讲究一块豆腐干要片十六片,切丝细如马尾,一根不断。最初似只有烫干丝。干丝在开水锅中烫后,滗去水;在碗里堆成宝塔状,浇以麻油、好酱油、醋,即可下箸。过去盛干丝的碗是特制的,白地青花,碗足稍高,碗腹较深,敞口,这样拌起干丝来好拌。现在则是一只普通的大碗了。我父亲常带了一包五香花生米,搓去外皮,携青蒜一把,嘱堂倌切寸段,稍烫一烫,与干丝同拌,别有滋味。这大概是他的发明。干丝喷香,茶泡两开正好,吃一箸干丝,喝半杯茶,很美!
煮干丝不知起于何时,用小虾米吊汤,投干丝入锅,下火腿丝、鸡丝,煮至入味,即可上桌。不嫌夺味,亦可加冬菇丝。有冬笋的季节,可加冬笋丝。总之烫干丝味要清纯,煮干丝则不妨浓厚,但也不能搁螃蟹、蛤蜊、海蛎子、蛏,那样就是喧宾夺主,吃不出干丝的味了。
美籍华人女作者聂华苓和她的丈夫保罗·安格尔来北京,指名要在我家吃一顿饭,由我亲自做。只记得有一大碗煮干丝。华苓吃得淋漓尽致,最后端起碗来把剩余的汤汁都喝了。《干丝》汪曾祺
朱自清在《说扬州》里也提到过烫干丝:"烫干丝先将一大块方的豆腐干飞快地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放在小碗里用开水一浇,干丝便熟了,滗去水,再浇上卤汁,色泽素雅,软嫩异常,鲜美隽永。
在烫干丝中,扬州烫干丝与泰州烫干丝在原料和加工工艺上有些许不同,也形成了两地烫干丝的不同口感与风味。
由此,少不得也去泡泡茶馆,奢侈一回。
三丁包子——用鸡丁、笋丁、肉丁这三种食材制成的馅心。特点:鲜、香、脆、嫩。
蟹粉狮子头——用蟹肉末和猪肉末经过长时间的煨制而成。粉嫩的狮子头中包裹着蟹肉,上边还镶嵌有一点蟹黄,浅尝一口,肉质细嫩咸香,蟹香味浓郁,滋味醇厚。
扬州炒饭——用玉米丁、胡萝卜丁、鸡蛋碎、火腿丁、豌豆丁等食材炒制而成,炒好的米粒饱满,颗粒分明,色彩艳丽,看着五颜六色,很有食欲,闻着香气扑鼻,吃到嘴里咸鲜可口,味道鲜美。
阳春面。
住:建议入住在东关街跟河源之间的位置。河源附近的民宿才99一晚。
四、人物
汪曾祺,朱自清,扬州八怪等。
归结来说,扬州吸引我想去的主要是这三个地方。一是瘦西湖,具体说,是二十四桥明月夜。二是瓜洲古渡,这个景点偏远,离瘦西湖概20公里(对面镇江北固山、甘露寺也想去看看)。我总不忘红楼梦中,刘姥姥去瓜洲救赎巧姐的一幕。刘姥姥那一片心,其中的情,让我十分感动。我想,必得去瓜洲走一走,方不负刘姥姥。唐代诗人张祜《题金陵渡》: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旧时落魄文人与瓜洲颇有缘,瓜洲成了一种意象。
三是汪曾祺纪念馆。馆在高邮,与瘦西湖间距50公里,从扬州东站乘动车,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高邮站(扬州站距扬州东站概20公里),还算方便。到了扬州,不能不去访一访汪曾祺,是吧。汪曾祺的散文实写得好,生活味足。最好也尝尝高邮鸭蛋。
其次是扬州的吃。我不是吃货,但每次读到汪曾祺写的《干丝》,我就口中生津,本来就爱吃豆制品,千张等本是家常菜,但好久没吃到了。广东这边吃不大对家乡的味,干丝类的菜也少碰到过。千张豆腐也有,但没那个味。上海,南京,乃至四川,赣州菜都还习惯,喜欢吃,近家乡味。上海小饭馆就有炒干丝,是四川人开的,放点青红椒丝,肉丝同炒,很好吃。
除干丝外,还有想吃狮子头,扬州炒饭,当地的包子,这些都值得尝试。
因此,想一二天游扬州怕是时间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