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读一本书,向课堂更深处漫溯!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一)
本期的新网师选课,我选了《静悄悄的革命》这门课程。
选这门课,一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佐藤学,而六月底我刚刚在河南教师读书会分享了佐藤学的另一部著作《教育方法学》,自我感觉对佐藤学的教育思想有些许了解,选这门课应该是有一些基础吧。二是因为这门课的授课教师是新网师学院的执行院长郝晓东老师,他就是啃读的倡导者(他的微信公众号就叫“啃读者”),我想,我平时教育理论书籍看的实在太少,跟着郝院长如果能认真地啃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那也是个不小的收获。第三个原因是看到《静悄悄的革命》的课程组长是方娇艳老师。认识她是在郝晓东老师的一篇《学习当如方娇艳》文章里,从这篇文章里,我读出了方老师的坚持,方老师的惜时如金,以及他认真写打卡日记、绘制思维导图这种端正的学习态度。我想靠近她,向她学习。当我选了这门课后,发现我们县里的新网师学习伙伴也有好几个都选了这门课程,真好!遇到什么困惑,我们还可以小组交流探讨呢!
暑假生活散漫,读书也是断断续续。今天我才读了本书的14——18页,也就是《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教学中的形式主义》这一章节。
读着本章节的内容,看着佐藤学教授列举的日本小学教室里的种种教学形式主义,再联系自己在教室里的教学行为,我开始不平静了:啊?原来这些我认为是司空见惯的、并且早都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都是形式主义!
首先是手势。所谓“手势”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以游戏里常用的“石头、剪刀、布”的手势来表达意见。如对前面发言的同学表示赞成,就举出“布”,反对的话就出示“石头”,想提问是就举起“剪刀”。初次看到这里,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手势怎么会贴上“虚假主体性”的标签,甚至觉得这样的手势挺新颖,比我常见的“会的同学请举手”这样的手势要好,要更吸引学生。
看了佐藤学教授的分析,我幡然醒悟:“手势”教学是把学生当成了教学过程中只能向教师打手势的被操作的对象,这种教学把教室里的相互对话与日常的相互对话割裂开来,使其成了人为的游戏。
第二是束缚思考的东西。“手势”在操作上制约着学生,被强迫使用“手势”的学生割舍了思考、情感的多义性、复合性。如果只能赞成或反对,一开始就把那种记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意见排除在外了。而在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学恰恰是这种模糊的多义的意见。尊重这些模糊的多义的意见,才能够建立起教室里对个性多样性的意识,从而在相互的交流中,能使每个人的认识达到更加丰富、深刻的程度。
佐藤学教授说:“应用‘手势’教学的教师似乎又一个牢固的信念,认为思考或意见都应该清楚、明晰地发表出来。正因为此,就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的、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声音再大一点!’‘再清楚一点!’都是教室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的确,我再一次被他说中了!我就是这样的教师,我也没有理解学生那些踌躇不定的、没有把握的发言的价值,没有理解那些孕育着微妙的、不确定的、模糊暧昧的思考、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感的价值。在我的教室里,那些慢慢思考问题的或用不明确的语言描绘自己并进行思考的学生,也会被我贴上“理解迟缓”、“发言不积极”的标签,被我撇到一边,被我善意的冷落。
从教二十多年了,似乎我还未免俗,还错误地认为活泼热闹的、一个接一个的教学活动就是好的教学的“主体性”神话。感谢佐藤学教授,他的一段话点醒了我——一切创造性行为都是发自不确定的语言,探索地进行着的行为。不确定的言语能深入其他学生的心中,能有实实在在的说服力。
第三是主体性的假象。这方面的内容,书中提到了上课师生问好这一形式主义。如上课从“起立!敬礼!”开始,到“起立!敬礼!”结束。虽然我上课进行师生问好还是比较委婉的,但看了书上的内容,才知道我现行的师生问好还是属于形式主义。有没有更好的师生问好方式呢?当然有了。比如今年暑假学习,西峡县的于老师就给我们分享了他的两种语文课开场:1.喊口号。上课后,老师大声喊“语文大课堂”,学生对接“欢乐在流淌!”。没有呆板的问好,还给了学生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语文课是快乐的。这样,活跃的课堂气氛便营造起来了。2.诗句对对碰。一上课,老师站在讲台上随便(貌似随便,实则用心:可以复习最近学过的古诗词,可以什么季节对什么诗,可以融入二十四节气等等)说一句古诗,学生对下一句。如老师说“白日依山尽”,学生对答“黄河入海流”;老师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学生对答“明月何时照我还”……用这样的开场来代替师生问好,文化气息浓厚,还能让学生对古诗进行复习,重要的是这种形式,学生喜欢。
今天看了这一章节的内容,我才认识到,原来我也是在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师,在我的意识深处,有着与学生的活动或内容无关的、想轻松方便地控制教室、维持秩序的欲望。我很有必要来一番认真的自我反思:我要摆脱那种在授课中只想达到快乐目的而迁就学生的想法,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我知道,自己站在教室里是在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而不是我的独角戏。我应该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作为教师,今后还要多投入时间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如倾听的能力,表达的能力,书写的能力等等。
很喜欢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这句诗:寻梦?撑一支竹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今天,我要说:寻梦!啃读一本书,向课堂更深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