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的王充和魏晋清谈
要了解魏晋清谈,绕不开王充。
王充出生在东汉初年,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给自己写了一篇自传《自纪篇》,在自传里,他是这么进行自我描述的:六岁他就开始接受教育,在别的孩子都是打打闹闹玩乐的时候,他就已经非常懂规矩了,而且他拥有超人的志向,也就是说,他从小就没想做个平常人。到了八岁的时候,别的孩子因为各种错误,或者字写的丑都被责罚过,唯独他从不违规,而且他的字也是写的越来越漂亮。他每天都能背诵千字,记忆力好得不得了,而且一下笔就写出了好文章。他不随便说话,没有碰到合适的人,宁可一整天都不说话。
王冲的自我介绍,充满着天才的味道。实际上,像这样的描写,我们在传统古文中经常看到,但是它一般是写在墓志铭上的,很少出现在一个人的自述中。把自己形容为天才,同时贬低身边的其他人,这是既讨人厌又得罪人的做法。从这就能看出来,他确实跟正常人的思想不太一样。
王充一方面是个非常自大的人,看谁都不如自己;另一方面,他又对朝廷、皇帝,谄媚、歌功颂德。他最著名的著作是《论衡》,“论衡”的意思是“疾虚妄”,就是要破除所有错误的看法和观点。讽刺的是,这本书本身就“虚”和“妄”,因为在这一本书中,他常常说出相反的观点来。
比如凤凰、麒麟。他在上一个章节否认有这么个神兽,说如果真有这么神奇,一般人怎么会知道呢。但是在下一个章节,又说从明帝到章帝再到和帝,有好多吉祥的征兆,其中凤凰,麒麟都是真的。
徐复观先生在他的经典史著《两汉思想史》中,曾对王充下了一个精要的评语:“矜才负气的乡曲之士”,意思是王充始终僻处乡区,和身边人比,总觉得自己高明很多,所以“矜才负气”。
在王充的世界里,他又自信又自卑。自信,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很有才能,很了不起;自卑是因为他没有受到朝廷的青睐,没有得到认可,也没有为自己带来荣华富贵。
王充在《论衡》中对“谗佞”痛恨的咬牙切齿。“谗”是说别人坏话,恶意攻讦的意思。他认为他这么有才华却不得志,就是让小人给害的;“佞”是阿谀奉承巴结的意思,可是他偏偏自己对朝廷,对皇帝就写了一大堆阿谀巴结的文章,并且还沾沾自喜。
王充还极具杠精精神,这一点从他对儒家的种种抨击就能看出来。
例一,公冶长入狱,孔子强调那其实不是公冶长的错,可能是他被连累或有其他什么隐情,为了加强辩护效果,孔子说像公冶长这样的人,你们可以放心的将女儿嫁给他。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一贯态度,从世俗的角度看,公冶长是个罪人,但是要是按内在衡量标准,公冶长是个君子。既然是君子,那就可以放心的把女儿嫁给他。
王充怎么评论的呢?他说,孔子招女婿不招有品德、有能力的人专门招被冤枉的人。
例二,在《论语》中,孔子问子贡,你与颜回谁比较高明?子贡的回答当然是颜回比较高明。孔子很赞同,接着又说子贡确实不如颜回,而且在这方面,自己和子贡都不如颜回。这其实是孔子教学生的一种方法,因为子贡总是爱批评他人,挑别人毛病,所以孔子让子贡跟颜回比一比,并且最后还说在这一点上,就连老师自己也比不上颜回。聪明的子贡立刻就Get到了老师的点上。
这样的师生对话,很容易理解,可是,王冲却提出质疑,说孔子经常称赞颜回,干嘛还要问子贡,你和颜回谁更高明这种问题。这说明王充看不到孔子的用意,不明白孔子这么做,是为了让子贡以后不要那么爱批评别人,挑别人的毛病。
例三,孔子批评宰予白天睡觉,将宰予比作“朽木”,王冲变替宰予打抱不平,说白天睡觉有那么严重吗?只不过是睡个觉的事儿啊!
实际上,孔子生气的重点不在于宰予睡觉,而在于宰予说谎。宰予说他会认真学习,可实际上却在白天睡了懒觉,被孔子发现言行不一,孔子才发脾气的。
王充抨击孔子的不止这三条,但是仅从这三条,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王充压根儿就没读懂《论语》。大概是因为他是“乡曲之士”,他的儒学并非来自当时的主流,而是他自个儿琢磨出来的新见解。
再来看看王充对某些事物混乱的反驳观点。
在《论衡》中,王充反对迷信。反对迷信没问题,问题在于王充反对迷信的论据,常常逻辑混乱,甚至让人感到啼笑皆非。
例一,迷信的人认为,打雷是上天在发脾气。而王充反驳说,去看被雷打死的人,身体好像被烧焦一般,如果他们是被上天发脾气杀死的,就表示上天嘴巴里发出的怒气会生出火来,可是嘴巴里发出的怒气能生出火来吗?再有上天发脾气和人发脾气是一样的,谁离得近谁听的声音越大,离得远的人就听不清了。那么天打雷听得很清楚,说明天很近,可实际上,天是在很遥远的地方,由此可以证明,打雷不是天在发脾气。
例二,传说孔子临死前留下了一个谶,预言说:“不知何男子,自谓秦始皇,上我之堂,据我之床,颠倒我衣裳,至沙丘而亡”。这明显是比喻描述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做法,最后说秦始皇死于沙丘。
王充认为这个预言不可信,确实这是封建迷信不可信,但是王充给出不可信的理由竟然是,他查来查去,查的结果是秦始皇没有到过鲁国,既然没有到过鲁国,他怎么可能上孔子家,把孔子的床据了,又把孔子的衣裳颠倒了呢?
先不说王充对文字的理解已经僵化到了什么程度,说他考察的证据也不对呀,秦始皇曾去泰山封禅,而泰山就在鲁国呀。
至于王充对祥瑞采取双重标准,明显是他将私人动机至于论证之上。他的私人动机就是得到朝廷的青睐。比如他提出了一种自然观,意思是物是自然生成的,自然变化的。所以不可能有超自然的力量掌控自然。可是遇到与朝廷和皇帝相关的事,就可以毫不顾忌的把自己的观点来个一百八十度度大转弯。什么祥瑞、感应、谶纬,就都变成真的了。
王充写的《论衡》为什么会这么怪异?因为他的写作动机就是标新立异,批判别人好,写明自己与别人不一样,他实在是打内心里认为他是一个被埋没在乡下的天才。努力这么做的原因,就是想让外人看到,让朝廷认可。后来,他确实被世人认可了,可她也已经去世好几十年了。
那么,这么一个奇葩的王充,在死后几十年,怎么就突然被人追捧起来了呢?王冲及其《论衡》之所以重要,不在于其思想本身的价值,而在于《论衡》对汉末到魏晋的思想风气转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那么王充是怎么成名的呢?这就涉及到一位名人——蔡邕。蔡邕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读到了《论衡》,发现了里面有许多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议论。蔡邕喜欢鹤立鸡群,他时不时的引用王充的奇谈怪论,吸引别人的注意。凭借着《论衡》提供的丰富话题,蔡邕在谈话场合中,有极强的控场力,就此大大的提升了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
慢慢的,秘密保不住了,大家都知道了《论衡》这本书,而蔡邕也成了这本书最有力的宣传者,本无人问津的书,一下子变得众人追捧。
就这样一个乡曲之士,在死后若干年,得到了太学的双重肯定。第一种肯定,王充明明没上过太学,凭借名声,当范晔创作《后汉书》时,给他添了一个太学的学历,还给他找了一个名师——班彪。后汉书可是正史啊,所以诸位在查百度百科的时候,王充拥有一个显贵的身份和显贵的学历还有一个显贵的老师。大家别忘了,他的自传《自纪篇》于他的晚年,书中的他,极度的自我膨胀,以及满满的怀才不遇。他若真是上过太学,他若真是班彪的学生,怎么可能连提都不提一句呢?
第二种肯定,《论衡》对改变太学的风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东汉,太学是最重要的文官晋升机构,他们学的是经学,经学主要是章句之学,章句之学就是将经书分解为一个一个字,一个一个句子,详细解释字句的意思。
这是一个很费劲的事情。党锢之祸之后,学习章句之学的人,突然发现自己的仕途便得如此的无望,要么是自己被列入了党锢的名单,要么是自己的老师被人从官场上踢出来,于是章句之学迅速失去了吸引力。而王充的《论衡》尤其批评章句之学,所以这本书流传开来之后深获人心。
汉末有清议,魏晋有清谈!实际上从清议到清谈,间还加了个游谈的过程。
清议:以清流的立场来议论时政,结果大家都知道,发生了党锢之祸。
游谈:“以浮华相尚”,追求有趣甚至诡奇的谈话。因为党锢之祸和章句之学的没落,太学里的人得找个支柱,太学里的人集结,必须寻找新的原则和标准。怎么样能找到适合集结的人?又怎么样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个值得集结的人才呢?那就搞个文艺沙龙吧,借由谈话来表现。
在清议刚刚转为游谈时,谈的主要是些奇谈怪论,王充的《论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受到重视的。
清谈:有组织的活动,它分为四个步骤。一,倡理。保证一天的剧团都很有料;二,作难。安排负责提问、质疑、持有反对立场的人;三,辩。就是正方反方相互辩论;四,公论。平价现场的状况,看看是屈(主讲人败下阵来),还是谈客很厉害。
这是贵族文化维系其内部团结意识的重要形式。清谈的风气涉及谈什么,如何谈,还要涉及谁来谈,谁有资格谈?也就是参与者的身份。只有具备同样的身份,同属于豪族阶层的人才能够进入清谈。
清淡逐渐发展,慢慢的有两种倾向。第一个是探讨人。探讨的是对人的多样性有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刘邵的《人物志》;还有对人的多样性例子进行收集,比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第二个倾向是结合传统老庄思想和外来的佛教思想,构成了玄学。进而在贵族中分离出了阶层,能谈玄学的阶层高,不能谈玄学的阶层低。
虽然王充有着特殊极端的人格特质,给他的思考是片面化的,没有一个良好的逻辑体系,但是从游谈到清谈,王充及他的《论衡》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