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孩子,最宝贵、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试卷
一、复制、抄袭,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近日,黄磊主演的《深夜食堂》火了。这火,并不是说这部片有多招观众的喜欢和追捧,恰恰相反,它在豆瓣的评分,几乎让人不忍直视:2.3分。豆瓣最低也只能尬评1颗星,也就是2分起步。2.3分的评分,由此可知,这部片在观众心中的真实感受。
这部片败在哪里呢?
水土不服:一味地生搬硬套。从大场景设计到故事架构,再到黄磊身穿的料理厨师服装,主场景类似日本居酒屋等细节,可以说就是原版的复制。几乎没有做任何入乡随俗的改变。
网友更是直言不讳:“买版权要的是深夜,食物,情感这些内核,而不是硬生生架起来的仿佛存在于另一个中国大都市的摄影棚……”。
而原作日语版的评分则是与之其天壤之别:9.2分。
有评论说,这部片之所以失败得如此,主要原因是黄磊没有用心去演,另一个原因是黄磊投机投到翻拍《深夜食堂》,为了钱,急功近利,所以这部他人的优秀作品,被他搞砸了。
而在我看来,上面的两个原因,都不是主要的。
因为:
黄磊的演技,以及其在演戏中的敬业精神,我们观众都是看得到的;
而说他投机翻拍,为了利益,这个就有点偏激了,一部片,谁不希望叫好又叫坐?!而且只有捕获观众之心,才有可能赚得盆满钵满,皆大欢喜。
翻拍没错,模仿也是一种学习,但怕就怕,一味地模仿,而没有加入自己的创造,这就不叫模仿了,就是原版复制,也称得上抄袭了。
因此,可以推断,不是黄磊投机,而是他和他的团队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在原作上修改和创作的能力。
而且以黄磊现在演艺界的地位与人气,名是不需要追,利也不着急拿。即使翻拍,也是表现自己才能的最好时机,因为翻拍,说实话,比第一次创作更难。除了要深入把握原作的内在精隨外,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入乡随俗的第二次创作,从而形成适合当地风土人情,而又不比原作逊色,甚至超出原作水准的作品。
但是现实,却让大家看出了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并用脚投票,给出了一部作品的真实评分。
黄磊,可以说,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上,成功年轻人的代表。事业红火,家庭美满,而且演技又出色,可以说要文艺有文艺,要事业有事业,要生活有生活。可为什么,一个如此全能、优秀的人,在创作上,却又如此地匮乏与无力,一点拿得出手的东西也没有呢?
我想,因为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这么多年,可以说,我们,包括我们现在的孩子,都走在以成为考试机器为目标的,所谓学习的道路上。
就比方说,原来的复旦110周年校庆,曝出的“抄袭门”。它的官方宣传片《To My Light》,被指涉嫌抄袭,与东京大学2014年发布的宣传片高度相似。不仅在故事创意和情节方面,甚至镜头和文案上都有雷同之处。而较早就有网友发现复旦大学110周年校庆logo与苹果公司的Touch ID这两个标志通过旋转,其主要特征几乎一样。
对于一个国内,甚至世界上的知名学府来说,而且还是在校庆110周庆这个特别重要的日子,居然发生了抄袭事件,能不让人蒙羞吗?难道佑大一个高等学府,连一个会创意的人才也找不出,而不得不走模仿、抄袭之路?这到底是谁的悲哀呢?
一个国家的高等学府,都找不到一个合格的、有创意的人,可想而知,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多大的问题。
二、我们的教育,是用一个人最宝贵的青春为代价,向着考试机器的目标驶去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国家出不了大师?”还言犹在耳,可是另一边,我们的学校、社会却在不停且竭力地,把孩子往考试机器的方向上推。
我的一个老师朋友,曾经跟我说过,她参加中考语文阅卷的情景:
就是老师们看着标准答案,去评分。哪怕两个词语意思相近,一般情况下,彼此可以替代,都不行,都必须以标准答案为准。
这位朋友感概道:这是什么样的教育啊?孩子们一天到晚都在背标准答案,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考试上,这样的学习到底有何意义?
而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为了自己的学生能考个好分数,这位老师也总结出一套考试方法,而且还行之有效。她的很多学生就是凭借这个考试方法,考出了好分数,如愿上了自己的理想大学。
这个方法就是:如果想考好试,就一定要搞清楚出题者的意图,然后照着平时训练的答题规范去答题,这样分数才不会低。
所以,我们的教育是功利性教育。所有的一切学习,都是围绕着分数。
从小到大,我们的学习由一连串的考试所组成。
我们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考试。只有考试通过,只有考试考得好,我们才有可能继续学业,否则就会被淘汰。
我们人才的标准和选拔,都是以一样的试题和评分作门槛的,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不同。
其实每个人的能力和天赋,都是不同的。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相同、单一的入学标准,则把不同能力、不同差异的孩子塑造成了一模一样的,专为考试而学习的功利型的考试机器。这从源头上扼杀了一个孩子最基本,也最珍贵的天赋和特性。
我们的学校教育,最终和最好的结果,是培养出了考试机器。
却教不出会思考、动手能力强的孩子。而这却是一个人生存在这世上,最基本、必要的素质。
而我们的孩子,包括我们成人,都把一个人学习、成长的最宝贵时光,放在了怎样考好每一次试上。
众家长和学生趋之若鹜的衡水中学,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
这样又如何能出大师呢,连一个基本的、合格的人才都出不了,更遑论大师了。
三、国外的教育,刚好与我们相反,是鼓励孩子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
而在国外,不论父母,还是学校、社会,都鼓励孩子往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探索、去实践、去深入。
比如说,一个叫萨拉(SaraVolz)的美国女孩,花了5年时间,发现了一种能够把海藻变成“石油”的技术,惊动了美国军方,被麻省理工大学提前录取,并受到了奥巴马的接见。更为传奇的是,这个技术的诞生之地,就在她闺房的床下面。
为了腾出空间,她把自己的床进行了改造,上面铺着被褥是休息的地方,下面就摆满了装着绿色液体的瓶瓶罐罐,她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了自己的研究。
她13岁时,在课堂上听到老师说:“藻类植物作为一种可迅速再生的资源,现今转化为生物燃料在技术上已成为可能,但相当昂贵的生产成本让这种技术难以落地。”
这句话一下子就在刻在了她的脑海里,就像着了魔一样,她一直在思考,如果能够把海藻转换为能源的成本降下来,不是非常酷的一件事吗?
于是她带着这个问题查阅了所有能够找到的资料,并且四处求教该领域的专家教授,但没有人把这个小女孩的想法当真,因为这个技术难题连研究了几十年的专家们都头疼不已,根本不相信眼前的这个小女孩是认真的想要研究,也许只是三分钟的热度。
她做出了一个决定,要自己建立一个实验室来攻克这个技术难题
而对于女儿所做的一切,父母都百分百的支持。
无数次的实验,无数次的失败,并没有能够击退Sara的决心,终于有一天,她有了惊人的发现:那就是相同的营养培育环境下,不同藻类的含油量却有天壤之别。如若精选甚至培育出含油量极高的藻类,那生产成本昂贵的问题,岂不是就能迎刃而解?”
有了这些灵感,她赶紧把这些高效藻类另行培育。结果培育出了拥有高含油量细胞的藻类,这极大地降低了提取生物燃料的成本,经过核算同样产出一桶油,它的成本还不到2美元。
她的发明惊动了美国军方,要知道,能源可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总统奥巴马接见了Sara,当奥巴马对她说:“你竟然在你的闺房的床下完成了这样一个壮举”时,她机智地回答:“我希望美国的下一代孩子,不会在他们的床下完成实验研究了!”
而在我们国家,这样的场景会出现吗?恐怕早就在初露苗头的时候,就以”不可理喻“、”不正常“而被父母、老师、学校和社会给扼杀了。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师,以及诺贝尔获得者,都是在国外。
四、明智的家长,即使懂得教育的真谛,身处这样的环境,也依然无能为力
一个曾有国外留学经历的家长,孩子小的时候,特别推崇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像国外的孩子教育一样,让孩子去玩,去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因此当身边的父母,绞尽脑汁地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时,她对孩子的学习,可以用”不闻不问不理不顾“来形容,放心地让孩子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后果很快来了,女儿一上小学,很快就感到严重的吃不消。最后,不得不每天晚上学到十一、二点,来力图跟上所学的课程。孩子不但止身体辛苦,而且心理上也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和自卑。
对此,这个母亲是后悔莫及。她说,这是中国,而不是外国。既然在这里读书,就注定要入乡随俗。否则,就只能被现实所淘汰。
所以即使家长明智,不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又能怎么样呢?身处这样处处以考试为门槛的环境里:
想前行,要生存,求发展,就不得不为考试而折腰。
只有能考试、会考试,才有可能有资格接触到更宽、更广的世界。
——分数乃一切可能的通行证。
有人说:出国是对孩子最好的救渎。
这既是无奈,也是悲哀,更是现实。
五、教育的土壤不改,大师就永远不会诞生,复制、抄袭就永远是这个社会的主流
民国时期为什么出了那么多大师?
因为那是一个学术自由的时代,不以分数论人才。
一个人想走多远,就能走多远,只要你有才,你有真材实料。而不管你是否会考试,是否擅长考试。
于是每个人,在他热爱、擅长的领域里,自由、投入地钻研,把自己宝贵的青春放在了学习、求知和成长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切都为了分数,也一切只有分数,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学自己想学的专业。
当年,23岁的梁漱溟,将自己写的一本哲学书寄给了蔡元培,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得到赏识,进北大读书。
不料蔡元培回信说:“你可以到北大教授印度哲学。”
梁漱溟惊呆了:“我只有中学学历,而且近几年才自学佛学,对印度哲学没有多少见识。”
面对邀请,梁漱溟哪里敢答应。
蔡元培找到梁漱溟,彻夜长谈:“你固然不甚懂得印度哲学,但我也没有发现旁的人比你更精通。我认定你是一个搞哲学的人才,你就大胆地干吧!”
梁漱溟感叹:“欲当北大学生而不得,却一下子成了北大教师。”
所以才有了当时的学生,不为分数而折腰,从而自由、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钟爱、所擅长的领域,并取得不小的成就。
也才有了那时大师辈出的情景。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
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时,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在这位校长眼里,能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这,才是耶鲁教育的目的。
其实,耶鲁校长这句话,对于我们现今的教育来说,真的算不上什么。
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即使大学毕业,也有可能马上就失业。因为很多大学毕业的学生,除了考试过关取得一纸学历证书外,什么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没学到。
我们连耶鲁教育的最大失败,也企及不到。
可悲吧?真的很可悲。而且那还正是,我们现今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功利性。
更可悲的是,我们很多孩子,正被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推拥着,前赴后继地往这条路上赶。
而未来,国与国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如今,我们已沦为,各方面只会复制和抄袭的山寨大国。那未来呢?
我们的下一代,又有何实力与底气,参与这不可避免而又残酷的竞争呢?
结尾:
当国外的孩子在大量阅读课外书,接受经典熏陶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在埋头背背背,做做做;
当国外的孩子在思考、在探索,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并从中获得启发时,我们的孩子在想着如何才能更好地抓住出题者的意图,从而得高分;
当国外的孩子在放飞想象的翅膀,并去积极地亲身实践和尝试时,我们的孩子被限制想象和行动,老老实实地课室里,做该做的题、背该背的书;
......
而彼此的差距,就是这样给拉开的。
其实,什么样的孩子,
将来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这个世界?
能更好地生活?
未来的世界,将会由谁主导?
这个答案,相信很多人,只要用心想想,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