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佩服的人是我的父母。他们这一代人日出而作,吃过苦头,人过半百了,还要逼自己在科技浪潮里学会游泳,至少是狗刨式。过年和父母相处的这七天将是我2018年最难忘的日子。父母半生沉淀的智慧就在这几天唠嗑完了。话不多,多的是耐人寻味和刻骨铭心。
在我家里,父亲教我做事,母亲教我做人。每天茶余饭后,父亲就走进卧室,给我们仨讲他悟出的人生大道理。父亲虽然小学未毕业,但却能说出货币流通,投资等经济学科的知识。他的理性思维深深地影响了我。做事讲究效率,不能盲从,学会分析问题,凡事要做就要做最好。这些话听起来像耳腻的大道理,但是熏陶了二十多年,话语不再是话语,早已融入到我的举止投足之间了。每每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或者遭遇挫折时,我总会想起父亲教我的这些如何做事的大道理。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父爱深沉的。
而我的母亲还没上完一年级就缀学了,从小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吃苦最多的一代农村妇女形象。我的母亲生的很漂亮,等人爱笑,人也勤快,年轻的时候追求者众多,但偏偏选了我父亲——当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可以说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嫁给父亲生了三个娃后,母亲更是拼了命地干活。她是一个言传身教的人。从小就带我们仨上山砍柴,下田种地,告诉我们按照节气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她做的事情都是琐碎的,养猪喂鸭,烧火煮饭,种菜洗衣服……地里没有农活的时候,她也闲不下来——织毛衣,把家里里外外打扫一遍。母亲还是一个很健谈的人,无论是孩子还是客人,总是很招人喜欢。小时候,我记得客家话里的第一个寓言故事“小时候偷钱,长大后偷牛”也是听她讲的。下大雨的日子,母亲会把村里的阿姨们叫来家里打扑克谈天,我只知道那些天里里外外都是母亲的大笑声。她的笑是面对苦难的不屈不挠,是面对生活的知足常乐。
父亲理性,母亲感性,一家子都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实人。如今在大城市里常住了,这种农村人精明节俭的风俗二老还一直保留着。这个习惯一直被我称作是“最具企业家思维”。前些天与二老赶集,路遇化龙本地香蕉,营养学家告诉我们不打催熟剂的斑点香蕉最甜。读书读多了,很多概念理论就深深地刻在脑子里了,用的时候完全不经过大脑,这是读书人的通病。我掏出一百块钱,和小贩说,这些本地香蕉我全要可。二老见此忙上来劝阻。母亲用小贩听不懂地客家语说,这是打了霜的香蕉不甜,不值这个钱。父亲也劝我说,你一个学生还挣不了钱,更要学会辨别什么东西可买可不买。尽管如此,我还是执意买了两斤回去尝尝。到家吃了才发现,香蕉不仅不甜,多是外好里坏,只好愤愤地仍了。二老见此,立即召开家长会,把我们仨叫过来,父亲神情严肃“从买打了霜的香蕉说起,当然我不谈香蕉,我想和你们谈谈人的投资问题……”。母亲则抓住香蕉痛点一直强调人的节俭和细心。当然,这只是这些天一件很小的事情而已,它说明不了什么,只是他们的孩子们从此却记住了“成由勤俭破由奢,一钱能做两份花”的投资格言。
今年我已经二十有四了,不敢相信,这竟是求学生涯的第十七个年头。即使我从今日开始挣的一分一厘交到他们手上,二老对于我的恩情也是下一辈子也还不清了。在今日金钱至上的社会,只有父母觉得你的快乐幸福是最重要的。在青春迷茫的日子里,是他们在默默地提醒我,人要做自己。父亲常教育我们仨,人生来要立大志,不立则废,切不可追求蝇头小利而误了青春。母亲则语重心长地说,立大志的人难免比普通人会遇到更多的挫折,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证明不了什么,人要有永不放弃自我的精神,你妈妈我永远支持我的孩子去做任何你们想要做的事。
这就是我的父母。我也不敢相信,他们的一生竟是如此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