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去爬山,盘山公路看不到头和尾。
一路走了四个半小时,丝毫没有快到山顶的感觉,而此时已经下午两点了。
与同伴商量,是继续爬还是打道回府。
一说要不下山吧,今天没太阳,天黑的快,也不知道多久能到山顶。
一说当然要坚持到底,都爬了这么久了,说不定前面就是山顶,现在放弃太可惜了。
争执不下,恰遇自山上返回的人,拦住询问。
得到的答案是,到山顶还远着咧,从山脚下爬最少要爬六、七个小时,别人都是叫摩的送到半山腰再爬咧。
而我们全靠一双脚,当下一算时间,最好的选择是打道回府。下到山脚天已擦黑,便庆幸折返及时。
其实,让我们纠结的正是沉没成本,即已经发生的不可追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
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纠结于沉没成本,却忽视了这件事对自己到底还有没有好处。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包括我自己,经常为了沉没成本将自己弄得异常难受。
跟男友去吃自助餐,158一位,男友吃了一会擦擦嘴说走吧。
我说别那么快,门票还没吃回来呢。“那你吃饱了吗?”“吃饱了。”“那别吃了,撑得难受。”“不要,还有好多都没吃到呢,钱都交了,不能浪费。”
然后那个晚上我因为吃的太撑到下半夜都没睡着觉。
这只是生活中比较小的事情,最可怕的是在感情中纠结沉没成本的人。
深陷一段糟糕的关系中不能自拔,哪怕所有人都劝其放弃、离开,但她会自我安慰:都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付出了整个青春,肯定也找不到更好的了,说不定以后就变好了呢。
然后继续在苦不堪言的情感泥沼里沉沦。于是付出的越来越多,越到最后,越脱不开身。
就像炒股,烧了再多钱,还想着继续烧,都已经投入那么多了,说不定下一把就回本了呢。
投入的时间,花费的钱财,付出的情感,这些“沉没成本”,会将你牢牢吸住,没有理智的心态与潇洒的气魄,轻易不得挣脱。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愿意放弃?除了我们从小被灌注的”凡事要坚持到底、坚持就能看到希望“之外,另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被沉没成本绑架。
那么到什么时候,我们就可以放弃了?
还有个概念叫机会成本。比如你买了电影票坐好后发现是部烂片,你可以选择离场去做别的事,这个”去做别的事“就是机会成本。
当机会成本大于沉没成本,我们就可以放弃了。
每个人都无法做出完全正确的决定,任何决定都具有未知性,风险性,只有经过理性的分析,挖掘可以改进的空间和希望,及时止损,去拯救你的机会成本。
不管是在感情中,投资方面,还是日常消费,都需要我们冷静理智,面对已经付出的”失“,分析是否应该放弃,才会有另外一部分的”得“。
太鄙视放弃,结局很可能会很悲惨。比如现代社会对离婚女性往往不是那么友好,导致很多原本就不是很独立的女性惧怕离婚,宁愿日日苦大仇深,也要把自己与不幸的婚姻捆绑在一起。
坚持到什么时候,就可以放弃了?
不妨停下问问自己:
如果我当时没看这部电影,现在还会买票去看吗?
如果一切从头再来,我还会选择跟他结婚吗?
如果这座山到山顶要爬七个小时,我还会选择去爬吗?
如果答案是否,那么就到了止损的时候了,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
然而,大多数人的心理机制是,既然得不到更好的,也不想放弃现有的,已经产生了沉没成本时,为了避免眼前的损失,会甘冒更大的风险,哪怕是继续付出。比如电影再烂,很少有人离场。钱都花了,再烂也要看,不然浪费了。其实,你浪费的还有看这部烂电影的时间。
不甘心,不舍得,不应该成为阻止我们追求更好生活的借口,每个人都应该理性的承认自己的失败,及早改变。
不过,我们大多数人,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