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看了本这样的书,而且恰巧以前的我炒鸡忙,也不知道自己忙的是什么,虽然忙是挺忙的,但是我发现我一直在原地踏步,工资没涨,技能没进步,能力没提升。
里面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忙碌和专注这两个方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一直是这样想的,书里的内容只是印证我心里所想的罢了。毕竟人对于跟自己一致的观点有时会不假思索的赞成。
我不喜欢太忙碌,虽然我也没啥脑子,但正因为我没脑子所以才需要锻炼,让自己变得有脑子。所以有时候觉得自己在胡思乱想,但我还挺喜欢的(贱笑)。
关于忙碌,我印象最深的是不要错把行动当成实际的进步。
养过仓鼠或者见过仓鼠的笼子,应该知道为了增加仓鼠的运动量,都会在笼子里放一个滚轮玩具让它运动起来,可以发现,即使仓鼠在这样的滚轮上连续跑12个小时,一整天下来的确实很忙碌,但其实哪里也没去,所以不要把忙碌和有意义的进步混为一谈。
比如,一天回复300条信息,做了三十份报表,面试50个人,开会开了6个小时,这都是混淆了忙碌和有意义的进步之间的关系。
在工作中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我有过这种感觉,看似忙碌了一整天,其实只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忙碌的理由,然后骗自己说处理了多少事情,内心会有一种优越感,看我效率多高,处理了多少多少事情。
拿回复消息为例,下面是引用的例子。
哈佛商学院教授莱斯利·佩罗发现,她所研究的这些职场人员,每周在办公室之外的场所要花上大约20~25个小时的时间处理电邮——他们坚信收到任何电子邮件(内部的或外部的)一小时之内回复是非常重要的。
你或许会像很多人一样辩称,这种行为在很多快节奏的行业内是必要的。但事情恰在这里变得有趣了起来:佩罗检验了这种断言。
她想要检验一个简单的问题:持续保持联结的状态是否真正有助于工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采用了一些极端手段:她迫使团队中每一名成员在工作日中选一整天不上班,也就是说,和公司内外的任何人都断开联系。
那些咨询员也同样紧张,担忧他们这样做会“置事业于危机”。但是这个团队并没有失去客户,团队成员也没有丢掉工作。相反,这些咨询员在工作中找到了更多的乐趣,内部的沟通也更通畅,也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所以忙碌起来像是什么呢?像是只要我把今天的工作排的满满的就行了,我没闲着,我很忙。但这种方式是最简单的处理事情的方式,忙到这个接着忙那个,反正只要今天没闲着就行了。
而如果要合理安排时间和工作,需要做更多的预先工作计划,需要更具条理性,同时还要时刻准备暂时搁置工作,将注意力转移到别处,等待所提要求达成等等,这些东西太复杂了,太费脑子了,所以还不如简单的让自己忙起来多好。
而且忙碌起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向别人证明自己,让其他人看到他们对待工作多么的认真、多么的努力,他们对公司特别的重要。更可怕的是这还是这个社会的期待,即使这样的忙碌跟重要性毫无关系,但在这种价值观和环境下人慢慢就接受并习惯了。
然而,这种忙碌只是意味着给自己带来的是一个不善于管理的人生,也插句题外话,和家人相处也是一样的道理,说没时间,工作太忙没时间呆在家里,需要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把时间浪费了不重要的事情上,而进去一种“假忙碌”的状态呢?
所以在安排的时候要保障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执行有意义的项目,和在乎的人在一起。
限制自己脑袋里出现“我很忙”的念头,而用“我必须更好的管理我的精力和时间”替代。执行一段时间,相信你会回来点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