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区教科院来学校视导,学科教研员张燕老师也到校随堂听课,而我今天恰好要上到的内容是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四第二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看这课题,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跟我有相同的感受——这难道不是政治课的内容吗?的确,中特理论体系,距今不过40年的发展历程,其四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政治课程中尤为重要。那么,我要如何让这一课摆脱浓厚的政治意味、同时又赋予其应有的历史底色呢?这是我在备课过程中重点思量的问题。
按照我惯有的备课习惯——两步走,一是“无他”备课,即不用任何参考资料,全凭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一次整体把握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上至最醒目的标题,下至图片、小字乃至注解,均不放过。在“无他”备课环节,我需要梳理出本课的问题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的社会主义相比究竟“特”在何处?——去苏联模式化,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2.什么是理论体系?——四大理论成果构成中特理论体系。
3.这四大理论成果之间有何内在的逻辑关联?——中特理论体系,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理论成果是时代的产物,都是为了解决一个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步是“有他”备课,即大量参阅相关资料,包括与本课有关的书籍、论文、优秀课例以及图片、视频影像资料,进一步丰富我对本课核心问题的理解,并加深对于中特理论体系时代价值的认知。
在授课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播放了一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成就(1978—2018GDP动态呈现以及重大事件)”的视频。在课程设置中引入视频,是我的历史课常态,但是很多时候我却忽略了学习任务的布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因此,在今天的课上,在播放视频之前,我刻意让学生根据所看到的内容,对视频拟定一个主题,学生欣然应允。首先,这段本身超燃的视频在一开始就点燃了我的课堂,学生在视频结束后甚至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我知道,这是他们从心底里发出的自豪感,随后,他们自然而然地拟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国的辉煌”之类的主题,轻松积极的课堂氛围也由此营造了出来。
在“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环节,我既给出了共产党党章中明确的概念界定,同时也通过一本学术著作——埃贡·克伦茨(德)《我看中国新时代》,让学生听到了更为接地气、更加贴切的答案:“中国的社会主义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够过更好的生活。”随即抛出这位作者的不凡身份——前民主德国最后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亲历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目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惨遭挫折,而后又8次访华,是中国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见证者,在这位学者的独到见解之下,学生对于本课兴趣渐浓,逐渐进入了“历史课”的状态。
在问题的设置上,结合教材中的表述,再一次发挥文字的力量。比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背景”这一环节,教材第一句话便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待兴,中国人民急切地期待着中国迅速摆脱困境,迈开大步前进。”一方面,展示“四人帮”被粉碎后举国欢庆的图片,让学生更加贴近当时的历史现场,随即抛出问题:“文革”结束后,我们的步子迈开了吗?是什么束缚住了中国前行的脚步?利用教材表述并进行语言重组,既体现了对教材的重视,也避免地枯涩的设问方式,由此顺利地实现了教学环节之间的自然过渡。
在挖掘人物故事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的作者成为我深入挖掘的对象。从我个人的学习经历来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似乎从初中开始就已经知晓,再到高中、大学更是多次接触,甚至连日常生活中也是会被经常提起的一句话,虽然质朴,但却经典。然而,我们耳熟能详的这句话究竟是出自谁人之口?教材中的这张报纸背后究竟还有着哪些故事?文章的作者是谁?为何只有“特约评论员”的署名?带着这些问题,我深入这篇报道背后——作者胡福明,在当时只是南京大学哲学系的一名教师,而他7000余字的文章,在当时犹如石破天惊,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开启了我国思想解放的闸门。就在学生感叹于胡福明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时,抛出问题:这篇文章的发表在当时给胡福明带来了什么?——没有鲜花和喝彩, 没有荣誉和尊敬, 有的只是巨大的政治压力和沉重的精神负担。胡福明甚至做好了去坐牢、被杀头的准备。由此,学生深深体会到了思想解放之艰辛,也看到了一介书生的历史担当,同时,学生对于历史学习以及文科学习的认同感也更加强烈。
在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方面,理清四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逻辑及其背后的时代特征,是本课彰显历史学科特色的关键一招。比如,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正是为了解决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遭遇严重阻力的现实问题;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组成部分,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这个新兴的、先富起来的阶层应该如何定义?在原有理论上找不到合适的说法,为了将这个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吸纳到共产党的队伍中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这就突破了那种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才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传统观点,突破了对于无产阶级的崇拜;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我国片面追求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忽略了生产力发展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最典型的就是环境污染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突破了对生产力的崇拜,突出了发展的要义是为了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成就打破了诸多西方国家的预言,没有一个西方理论能够合理地给予解释,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一定要别人来解释呢?从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破了对西方理论的崇拜,我们不再认为只有别人(西方)的理论才是对的,我们不再去修补别人(西方)的理论,我们要创建属于自己的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中国方案闪耀世界。简言之,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定时期的理论必然是为了解决一定时期的实际问题。
通过这样一堂课,我愈发认识到,好的课堂是由学生和教师相互成就的。在课堂收尾之处,我通过一则视频《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行》之理论自信:扎根中国大地的中国理念,透过国际政要、海外知名学者等外籍人士的观点(前伦敦市副市长约翰·罗斯、澳大利亚前外交部长鲍勃·卡尔、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进一步开拓学生的世界视野。学生在政治课上早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个自信”烂熟于心,而通过本课的学习,在结尾总结之处再次梳理中特理论体系的四大成果,此时学生异口同声大声说出的“理论自信”则多了一分对于时代进步的自豪。
本课结束后,教研员张老师和一同听课的其他老师脸上流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张老师笑着对我说,她在开始上课之前本身对我这堂课并没有抱很高的期待,但是这堂课却给了她一个意外之喜,因为我把这堂政治意味极强的课上出了历史学科的特色,到这里,最初我在看到这个课题时的担忧也随之消散,“如何避免把历史课上成政治课”这个挑战也算是基本完成。
最后,就课堂效果来看,可以说达到了我的预期,甚至在班级氛围和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方面还一度超乎了我的想象。但是,作为一堂普通常规课,仍旧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正如张老师所言,我的课堂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充分发动学生,换言之,尽管课堂氛围活跃,但是学生主要还是通过我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引领来完成课堂学习。为此,张老建议我以后在每堂课中都留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进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课堂的生成能力。回望过去这一年的教学,这的确是我的一大软肋,希望自己能在今后的课堂中一步一步落实,看到更加自信的学生和更加自信的我!